面对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0级护理系毕业生奚静无数次反问自己:如果医学生选择名利,谁会选择生命?如果医学生选择光鲜,谁会选择奉献?如果医学生都选择妥协,还有谁会选择坚守?

放弃了电视台、世界500强外企和医学院保研的机会,奚静渴望到偏远地区做流行病调查,认定公共卫生事业对社会具有独特的意义,最终她选择攻读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深造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生专业,以此来开启这个能够一生坚守、为之奉献的事业

而与奚静相似,在这个毕业的季节,无数医学生又一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为自己的人生做出至关重要的选择。

告别繁华

2013年9月初,电视台的老师告诉正在做实习生的奚静,今年有留用的机会;9月中旬,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HR又向她抛出了绣球;9月下旬,奚静还拿到了医学院珍贵的保研名额。在父母眼里,在周围同学眼中,奚静看上去似乎很幸运,拥有那么多选择的机会。但她坦言:“无数的选择,构成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可是也许只有我自己知道那段选择的过程。”

站在上海最繁华的十字路口,看着最时尚的时装专柜,奚静却记起心爱的白大褂的那一丝不舍;只有她自己知道,刷着门卡,出入高大上的电视台大楼,心里却惦记着医院里病人的不安;只有她自己知道,坐在单纯美好的校园里,看着一张张青春洋溢的面庞,微博里却被伤医事件刷屏得心痛。

面对选择,奚静也害怕自己会逃离,害怕自己会屈服于现实,害怕医学生这个名片会离自己渐行渐远。但当她发现桌上那一摞厚实沉重的教材堆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发现身上那件洗得皱皱的白袍依旧圣洁光亮,发现那颗学医的初心还在胸膛里以最美好的节律在跳动,于是,奚静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读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生。“因为我认定公共卫生事业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事业,是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事业,是一个我能够一生坚守、为之奉献的事业。”就这样,奚静离开闪着光芒的魔都,脱下身上华丽的外套,扔掉手中那杯星巴克,“我知道我对自己的选择自信无比。”

青春是一场表达,管他有没有掌声,经历过就是人生赢家。青春是一次选择,就让生命在选择中迸发力量。

护理的坚持

同样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4届护理本科毕业生的宓龢卿在家人的熏陶下,从小觉得医务工作是份崇高圣神的职业,因此高考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护理专业。2009年上海筹备2010年世博会时,宓龢卿怀着一份上海人的骄傲自豪成为一名“世博女兵”;2011年3月她退伍回到校园时,学院也有转专业的机会,但因为自己真心喜欢护理专业,宓龢卿也就没有考虑过转专业。

在大三下学期,宓龢卿开始进入临床实习,遇到病人和家属时她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原来护理还有本科?”而每次,听到他们不可思议的惊诧口吻,宓龢卿都会很自豪地更正说,“是啊,我们是医学院的护理本科生。”

一年的实习让宓龢卿深刻体会到社会对护理行业的片面认识,“但是这种状况、这种认识是亟待改变的。”宓龢卿虽然稚气未脱,但谈到“护理”她言之凿凿:“护理的概念肯定不仅仅是停留在原有的打针发药上,护士和医生之间也没有彼此的尊卑概念,而是互相合作的团队。护理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我们有护理评估、诊断、计划、措施、评价。护理不仅是对患者的照护、还有对患者家属的照护;不仅是身体方面的疾病,我们还关注心理的健康问题;不仅是执行医嘱,我们也要去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不仅是治已有的疾病,更需要我们去进行健康宣教,预防疾病;我们还需要从临床中发现问题,通过科研来提升护理质量。”

所以,这样看来,护理不是一个单纯的体力活。所以,也就会有诸如“娶护士是件幸福的事情,她们都是女超人”之类的玩笑话。宓龢卿笑称,自己班的女生也是,上一秒还是娇柔的样子,下一秒就变身女汉子。

现实或许短时间无力改变,但宓龢卿始终怀揣着曾经的医学初心,为了更接近自己的目标,她最终选择了去海外继续攻读护理专业硕士学位,成为更为专业的护理人才。

四年前她们短发齐耳,四年后她们长发及腰;四年前她们踌躇不前,四年后她们挥斥方遒;四年前她们仰望星空,四年后她们脚踏实地。四年之后,这些医学生都将启程奔赴自己的远方,但我们始终相信:无论身处何方,她们都会尽情绽放、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