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当下海归题材纪录片《海归中国》在沪研讨

早报记者 黄小河 实习生 丁婷茹

由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策划的5集大型纪录片《海归中国》研讨会于7月18日在上海电视台举行,研讨会邀请了京沪两地的专家学者。由7位编导组成的《海归中国》项目团队历时2个多月,足迹踏遍北京、上海、山东、河南、云南、广东等多地,以及美法德等国家的境外城市,采访了包括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徐小平、中国证券市场起草者高西庆、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董事长田溯宁、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等海归精英。

《海归中国》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而是包含访谈片、纪录片在内的,与《东方早报》校园行及一系列线下活动联合进行的大型媒体行动。据了解,节目于6月23日起在东方卫视和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7月14日-7月25日连续两周,周一至周五11:30,《海归中国》经重新剪辑,分十集在东方卫视重播。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在会上强调说,“《海归中国》的独特价值在于,它关注当代中国人,特别是有话语权、有导向和引领这么一种作用的中国人,他们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当下在干什么?”时统宇认为,该片最好的是第一集《风起》,讲述了其主要人物施一公、饶毅等高级知识分子在归国后遭遇的困难,“千万不要把这些人当作道德楷模,或者是爱国模范,那看低了他们。你看看施一公的作息时间,包括在清华校园的那个镜头挺好的,他在跑步,是在干正经事。”

镜头聚焦当代海归精英

作为国内当下首部海归题材纪录片,《海归中国》由《风起》、《潮涌》、《改变》、《选择》、《激荡》五集组成,每集46分钟。分别从历史沿革、创业浪潮、社会建设、制度设计等方面,集中展现当代背景下,海归群体的来由和影响,为观众生动讲述了一批知名海归人物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人生故事。节目全部高清拍摄,充分运用纪实手法拍摄主体故事,配以访谈、后期特效制作等多种电视表现手段展示。

随着邓小平的“6·23”讲话开启新时期我国大规模派遣留学人员的序幕,时至今日,全球每百个留学生中,就有17个中国留学生,中国已成为全球留学第一大国。纪录片《海归中国》所关注的对象均为海归精英。其中,《风起》关注现代观念的启蒙者,如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他在美国获得了普利斯顿大学最高级别的终身教授职位,每年可申请上千万美元的研究经费,学校资助他购买了500平方米的花园别墅,这几乎是所有留学生“美国梦”的极致,但施一公却在一夜之间舍弃了这一切。2007年施一公应清华大学的邀请,关闭了美国的实验室,全职回到清华任教。这一决定不仅让普利斯顿大为震惊,更是轰动了全美科学界。对此,施一公坦言,“海归要为民族复兴不遗余力做贡献,敢于担当民族的重任。”“纪录片不仅表现了学成归国,报效祖国,也表现了他们这几年院士的评选,引发出中国院士制度,从中反映中国教育制度、科研制度,乃至整个中国社会。”时统宇说。

敢于反映当下

敏感社会问题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生于1949年的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历经整个新中国的变化与沧桑,而他本人也是在《激荡》这一集中作为制度创新试验者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海归中国》是一部“反映大时代的大故事”,用“如此平实的语调”讲述了海归群体追梦的心路历程,而“能坚持下来的人,就是有梦的人”。“实际上一开始电视台联系我的时候,我是拒绝的。我拒绝的主要原因,是觉得上海纽约大学还是在开创阶段,我希望可以低调一些,不要成为一个社会议论的热点。”俞立中后来还是接受了节目组的拍摄,他想到这真是“一个大时代的故事”。“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我一直说是从教育开始的,不是从经济开始的。它的标志,一个是恢复高考,第二个是大批人员被送到海外去学习。这两件事,都是围绕人才的问题。我一直说,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最能够支撑这个国家改革和发展的是我们恢复了高考。另外,派出大批人员出国留学,带回的不仅是科学技术,还有好的理念、好的视野和他们的实践精神。这对我们后面一项项的改革工作,起了一个很重要的保障作用。”

此外,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盛赞《海归中国》是一部“索我理想之中华的奋斗史”,对此,时统宇也觉得《海归中国》是“海派电视很棒的作品”。《海归中国》创新地关注到了“中国跟国际接轨的这拨人现在到底在做什么,这是当下中国纪录片最稀缺的资源”。《海归中国》记录的科学家们的故事,如放弃海外优厚条件全职回国的一流科学家施一公、饶毅、杨功焕等,则反映出了中国院士的选拔体系、教育体系等一些尖锐的社会问题。

最后,上海市委宣传部阅评组阅评员秦恒骥认为:我们的纪录片不仅要“文以载道”,更应做到“文能载道”和“文能善道”,从施一公、饶毅的归国故事中可以反映“中国各种制度体系方面的问题”,而反映当下如此敏感的热点问题,“需要勇气”。《海归中国》把握住了当下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话题,但“可以引起人们谈论的小话题还是少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