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至右:草台班演出剧目《翘臀时代》\《世界工厂》剧照,上海街头艺人演出现场(早报资料图)。

早报记者 李静蛰

我们身处一座文艺气质浓郁的城市,上海国际电影节才结束不久,上海书展又将吹起号角。打开豆瓣同城,沪上每日的文艺活动数不胜数,艺术电影展映、小剧场话剧、实验音乐会现场、读书会、展览,有人头攒动、商业爆棚的文艺活动,亦不乏闻所未闻呈暴涨趋势的小众文艺。

这座城市,正在构建自身的多元文化格局。除了热映商业大片,艺术电影在上海也有了专门放映场地;小剧场话剧形成了固定观众群,民间剧社开始探索非商业发展模式。小众文艺,真如我们想象那般,蓬勃兴起了吗?谨慎地说,这一切才刚刚开始。但重要的是,构筑多元文化,文艺形式的多样性,至少为这个开始迈出了第一步。

艺术电影:

个位数观众不算少

长久以来,区分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标尺之一,就是上座率。以至于人们都忘了,作为艺术影院的“平安电影院”和“胜利电影院”,在1980年代的上海曾多么火爆。当然,那个时代过去了,艺术电影也恢复了小众文艺的本来面目。

艺术电影是城市文化多样性的风向标。近些年,上海一直在探索艺术电影的发展模式:除了影院自办的艺术电影点映、展映、周映等零星活动之外,去年,上海艺术电影联盟成立,首批十家影院加盟,承诺每天放映艺术电影。

今年上半年,在兰馨电影院原址翻新改造的兰馨·悦立方首次打出了艺术影院的旗号,自此,上海在艺术影院方面不再是缺席者。不过,与电影节门票热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常场次艺术电影的冷清。这家开张三个月的影院,从5月第一个星期五开始,每周放映一次艺术电影,每部电影放映一个月。留给周五晚上黄金时段的是这家影院最小的一个厅,有48个座位,对外售票的座位数29个。据影院方面统计,首轮放映的台湾电影《云的模样》,平均上座率超过50%。

6月6日,新片《这里,那里》放映第一场观众散场时,工作人员数了数影厅人数,好奇地问检票员:“竟然有十个人,开场前不是只卖出八张票吗?”对于个位数的观众,工作人员已经习惯了。

话剧:

“小剧场话剧”有待正名

相对于艺术电影,话剧的情况更为复杂。在一般人的概念里,上海的小剧场话剧很火,好剧目常常一票难求。但其实,人们印象里的“小剧场话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剧场话剧”。

“上海戏剧的繁荣始于小剧场演出,观众们就约定俗成地以为,在座位较少的小型剧场里上演的小品式剧目就是小剧场话剧。实际, 小剧场戏剧 专指实验戏剧、先锋戏剧,这类戏剧有强烈实验性质,带有艺术家的主观色彩,往往非商业、非主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市场部主任吴嘉解释说,“小剧场戏剧起源于19世纪末法国 自由剧场 的艺术实验活动,后风行于欧美与日本,是西方戏剧反商业化、积极实验和探索的产物。中国小剧场戏剧的概念源于 Experimental Theatre ,英译是 实验戏剧 。现在,小剧场戏剧的内涵更多样化,实验、探索、创新、先锋,都是小剧场戏剧的精神。”

自2011年起,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推出“后浪·小剧场新运动”演出季,上演一些具有实验性质的戏剧,比如肢体剧、默剧,算是为小剧场戏剧正名。今年是这个活动的第四季。吴嘉说,观众反应还不错,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剧场话剧就如大家所说的那样火爆,它仍处于方兴未艾的状态。

上海话剧的观众量每年有一两百万人次,但吴嘉认为,“毕竟上海比较现实,观众目的性也较强。戏剧领域观众,绝大部分还是希望通过看话剧得到精神放松,希望给日常生活带来刺激,也就是说,是以娱乐性消费观众为主。当然,不排除有些人有审美追求,现在经典戏剧的市场也在慢慢扩大。但就目前看来,先锋、实验戏剧的受众面还不是那么大,应该说,还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

文艺活动数不胜数,上海正在构建自身多元文化格局,小众文艺亦开始呈多元且蓬勃上升的趋势。除了热映商业大片,艺术电影在上海有了放映场地,小剧场话剧形成固定观众群,民间剧社也开始探索非商业发展模式。而场地、观众、资金和政策,则成为上海小众文艺发展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