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在朱伟忠等说服下,罗家小区的一名居民在征收补偿协议上签字。

“干部对百姓,要主动 攀亲 ,信守承诺,才可以消除隔阂,开启沟通。”

——朱伟

早报记者 姜丽钧 实习生 何倩倩

从一名大学生“村官”开始,30岁的朱伟忠8年里都在和老百姓打交道。从2012年调到青浦区徐泾镇政府综治办副主任后,城市的快速发展让他都不得不忙于拆迁征收补偿工作。朱伟忠有自己的秘诀,就是拿真心来面对老百姓。

在最近处理罗家小区的拆迁补偿事宜中,他带领清一色80后组员,在21个推进小组中,率先完成推进任务,10天就完成了20户人家的拆迁补偿工作。

被村主任“踏雪背母”打动

2006年,朱伟忠大学毕业后,通过区里的“三选”考试,来到徐泾镇前明村,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

2008年初,上海遭遇罕见的大雪,当村主任得知小区内有位老人急着看病,可是她的子女都不在身边、本人又腿脚不便,村主任就踏着厚厚的积雪,把老人从家中背出,亲自开车送到医院。当时,周边的居民说:“自己的儿子都没有这么好。”

朱伟忠在旁边目睹了“踏雪背母”的一幕,百姓用“儿子”来打比方夸赞主任的话语更是深深触动了他。“我认识到,亲情,是联系干部和群众最好的桥梁。”朱伟忠说。

2012年,朱伟忠被调到了徐泾镇综治办担任副主任,大多数时间,他都要忙于镇的征收补偿工作,先后参与了二联墓地搬迁、17号线、远大健康城、罗家小区等动迁,总共完成了83户居民的征收补偿工作。

“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征收对象,我都坚持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考虑,碰到困难,换位思考,带着亲情、真情去做思想工作。我把它称之为 攀亲、认亲、走亲 工作法。”朱伟忠总结。在他看来,虽然大家往往都认为,去做征收补偿工作肯定很难和补偿对象打交道,但“百姓的心门不是永远闭合的,用亲情,就能打开他”。

笑对冷面孔和闭门羹

“干部对百姓,要主动 攀亲 ,信守承诺,才可以消除隔阂,开启沟通。”朱伟忠说,在罗家小区动迁中,在评估公司选择阶段,朱伟忠需要到每家送评估公司选择单,让百姓选定评估公司。在这期间,朱伟忠遇到了快50岁的老张,他在机场做清洁工,对这次拆迁不愿意配合,电话不接,开会不去,递评估公司选择单也不接。

于是,朱伟忠就主动上门,在路上正好看到老张,便笑着问:“叔叔啊,什么时候选择评估公司啊?”老张回答:“急什么?离最后期限还早来。”朱伟忠可没因为这句推脱就算了,追着问,老张只好说,“反正今天不选。”朱伟忠应道:“好,那我就明天再来。”

第二天早上6时30分,朱伟忠就到了老张家,却扑了个空。当日18时,他又去了老张家,正巧老张在吃晚饭,很不高兴道,“你怎么又来了。”朱伟忠笑答,“我昨天说过今天要来的,早上您不在家,所以晚上再来看看。”

于是朱伟忠接着跑,哪怕遇到闭门羹,看了冷脸,朱伟忠还是赔笑,终于让老张配合了。

在征收补偿工作时,朱伟忠遇到一家生活比较困难的。户主的儿子身体不好,一直在吃药,儿媳妇失业。由于这家房屋面积小、装修普通,所以补偿价格相较附近邻居是最低的,家人一直难以接受。

朱伟忠先是找了他家的亲戚做工作,第三天听说他家的孙女发烧在医院,朱伟忠想到上门探讨时户主家桌上放的是雅培奶粉,于是就买了同样的奶粉和水果玩具去他家探望。这一份有心的礼终于打动了这一家。

热心为拆迁户找工作

在参与二联墓地搬迁征收补偿工作时,朱伟忠遇到了年过50岁的老杨,他的工资只够温饱,妻子退休待业在家。家里条件不好,所以女儿结婚生子都没回娘家。这一系列的不如意让他很抗拒谈墓地搬迁的事。每次朱伟忠一上门,老杨就先打开手机录音,再拿出一堆国家政策法规文件,一声不吭地听朱伟忠说。

没办法直接突破,朱伟忠开始留心老杨的家庭情况,老杨的妻子想再就业,但是一直找不到工作,于是朱伟忠多次去就业平台、职介中心询问,终于找到一家招聘要求比较接近的企业。但是,企业要45岁的员工,老杨的妻子48岁了。于是朱伟忠和组员们跑去和公司老板商量,软磨硬泡终于说服了老板。

妻子找到工作了,老杨态度立马就不同了。签约那天,老杨说:“我这次之所以没做 钉子户 ,是我老婆的一句话改变了我。她说, 老板问我,那几个小青年是不是你的亲戚,死缠滥打地帮你找工作。 ”

“不能只看到老百姓多么凶、多么蛮横,关键在于我们听进多少、为他做了什么、为他想了多少?多登群众的门,身到诚意到,总会找出好办法。”朱伟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