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界收回后以西方人名命名的道路更名,1946年版《上海地图》新旧路名对照索引表成为一大特色。

1950

上海解放后又诞生一批新路名。1950年版《最新上海市街图》上,以国民政府政治人物姓名命名的道路均已改名。

1960

1960年,上海行政区由14区11县调整为12区11县。当年出版的《上海市市区图》上,现有各区县的名称已清晰可见。

早报记者 李继成

从100多年前的上海县,到如今的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百年的变化其实从一张张面积不大的地图上也可以一探究竟。

昨天,上海市测绘院策划的《地图文化之旅——从上海地图看城市变迁》主题展览在2014年上海书展拉开帷幕。主题展上,精心挑选的17幅具有时代特色与历史意义的地图,时间跨度从1909年至2001年,历经从清末民初至改革开放、新世纪等各个重大历史时期,见证了上海从一座普通县城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步伐。

几百年一直是县级单位

上海在南宋设镇,元代设县,此后到清朝几百年间,上海一直是一个县级行政单位,行政级别与川沙县、南汇县等相同。

展览上,一张1909年的《上海县境全图》吸引了很多参观者,尽管纸面有些泛黄,上面用毛笔书写的内容有的也不易辨别,但仍可以清楚地看到20世纪初上海的面貌。地图下方有“宣统元年上海四马路望平街时中书局重印”的一排字,显示出当时地图已采用了机器印刷。

当时,上海县隶属于江苏省松江府。从地图上看,当年上海的行政区域范围很小,主要集中在浦西苏州河以南地区(以苏州河为界,苏州河以南过去上海人俗称“浜南”),具体范围东至高行、陆行、三林塘,南至陈行、闵行、马桥,西至虹桥、华漕,北至江桥、闸北、五角场。宝山县、嘉定县、崇明县当时隶属于江苏省太仓州。地图主要表现行政区划分布,乡以下行政单位是保、区、图。地图附有黄浦潮候四时表,列明黄浦江潮汐时辰以供参考。由于地图上小河众多,苏州河在图上还不容易找到。

“这张地图是院里仅存的极少的清代地图之一,由于年代久远,保存需要非常小心,即便院里的人也不是能轻易看到原图的。”上海市测绘院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早报记者,为了这次展览,测绘院由专门的团队负责对原图进行扫描,采用的是目前最先进的平板式扫描技术,以不对原图造成任何损伤,并复制成1:1的地图,第一次在公众场合展出。

虽然这张地图采用了手工绘制,也没有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区域,但形式上已接近现在的地图,版式大小也与现在的一样为对开,只是采用的是直版,而且也有了比例尺、指北针等现在地图上常见的元素。

上海从来没有日租界

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成立。在当年出版的《袖珍上海新地图》上,已经有了分色标识,将公共租界东、中、北、西区,法租界和华界分区设色表示,并附有公共租界中区的扩大图。租界范围内,除公共租界中区和北区外,路名多以外国人名命名。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的前身跑马厅、瑞金医院的前身广慈医院等都在图上一一呈现。当时,公共交通以有轨电车为主,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为辅。该图还以经纬度为索引格,可查询经纬度坐标。

公共租界由原先的英租界、美租界合并而来。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祖安说,英租界、美租界合并成公共租界后,上海分割成了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这主要的三大部分,尽管后来日本有军事力量驻扎在公共租界,但上海历史上从来没有日租界,“一些影视剧里提到的所谓上海的日租界是错误的”。

上海以全国各地地名命名道路名称的方式最早起源于英租界。郑祖安介绍,当时英租界内命名道路名称的办法是:南北向的道路以各省的名称命名,东西向的道路以大中型城市命名,不过也有例外。

“现在东西向的广东路,按道理说应该是广州路,但由于当时翻译上的失误,使得这条道路被命名为了广东路。由于道路命名后不会轻易修改,所以也就沿用至今,而上海的广州路则是后来命名在现今杨浦大桥下的一段不长的道路上。”

直到1943年后,上海的租界被取消,地图上也没有了“租界”二字。郑祖安表示,中国被欧美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也强行推开了一条开放的而非封闭的、广阔的而非狭窄的近现代化发展道路,在此后的百年中上海从一个县城变为中国的第一大城市、世界的重要港口。

1960年调整为12区11县

抗战胜利后,行政区划尚未划定。在1946年出版的《上海地图》上,看不到静安区、长宁区、徐汇区等各区的行政区划,地图上将以前的租界区(包括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作为黄浦区,沪南则为南区,闸北则为北区,沪西为西区,以及浦东。

该版地图上,新旧路名对照索引表成为一大特色。1943年,租界收回,200多条以西方人名命名的道路更名为以中国地名命名。为便于使用,图上路名标注形式为新旧对照,旧路名以括号形式标注在新路名旁,如金陵东路旧名公馆马路等。部分道路以国民政府政治人物姓名命名,如福熙路改名为中正中路(今延安中路)、霞飞路改名为林森中路(今淮海中路)等。地图特设公共交通示意图3幅(图例),分别表示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路线。

上海解放后,又诞生了一批新路名。在1950年出版的《最新上海市街图》上,以国民政府政治人物姓名命名的道路均已改名,如中正东/中/西路改名为延安东/中/西路、林森东/中/西路改名为淮海东/中/西路、其美路改名为四平路等。而在新旧路名对照表中,均使用租界时期路名作为旧路名。

上海解放后的一段时间里,市域范围并不大,而市域内各个区的行政区划也多次改变。在1954年出版的《新上海街道详图》上,上海共设有31个区,其中包括南部的蓬莱区。1956年3月,上海的行政区由31个区整合为18个区。直到1958年,属于江苏省的嘉定、宝山等10个县划归上海市,1960年,行政区由14区11县调整为12区11县,形成了目前上海市域范围的基本雏形。

1960年出版的《上海市市区图》上,现有各区县的名称已清晰可见,但图中的崇明岛北部农场地区均未成陆,长兴岛、横沙岛尚处未围垦前的沙洲状态。

该图显示,当时全市公交车路别编号已统一调整,1-30路为无轨电车,31路以上为公共汽车,这一形式沿用至今。由于编制于淮海路有轨电车轨道拆除前夕,这张图也成为最后一张能显现当年有轨电车线网全貌的地图。

1997年首用计算机制地图

从17幅展出的地图来看,尽管都是机器印刷,但有不少是手工绘制的,而且地图上的地名、路名采用的也是手写体。不过手工绘制并不妨碍地图的准确性,因为有现场勘测及遥感资料为基础。

上海首张使用计算机制图的地图出现在1997年。当年出版的《上海交通地图》使用了电脑制图软件。在这张地图上,主图为内环市区图,副图为外环城区图以及全市简图。该图配置了一幅《外环城区图》,反映了中心城区范围向外环线区域延伸的趋势。只是当时外环线还处于规划阶段,地图上用虚线表示。当年地铁1号线南延伸至莘庄,八万人体育场建成,中央大道(今世纪大道)加紧建设,都在图中一一呈现。该图将大型居住区的名称用方框醒目标注在图上,大型居住区分布概况较为直观。

在各种纸质地图不断出版的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已悄然兴起。

去年,上海市测绘院建设的公益性地图网——“天地图·上海”推出了V2.1版,能显示出1948年、1979年和2013年高精度航空影像,真实还原当年上海城市布局与风貌。用户可使用“影像比对”功能,对同一地点进行现状与历史的直观比较,感受“时空穿越”。

“天地图·上海”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全面丰富的数据服务,包括全市210万条地名地址、最新高精度航空影像、8000多条道路、1200多条公交线路、轮渡线和轨道交通线路等信息。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网站了解外环区域内公交停靠站与站台信息、地址门牌以及6层以上的建筑物楼层数等详细数据。在三维影像图上,可以方便地找到你所在的小区,更可以感受一下网络上显示的小区与你实际居住的情形是否一致。

上海市测绘院相关负责人透露,虽然不少纸质地图仍受市场欢迎,但今后会更多关注电子地图,而纸质地图仍会通过地理信息的更新继续维持,目前上海中心城区的地理信息每年一般更新两次。

虽然近年来出现的电子地图的功能比纸质地图更多,但纸质地图作为一座城市发展变迁的客观记录者,仍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与人文内涵。记者昨天了解到,明后两年上海市测绘院计划继续《地图文化之旅》,明年主题是关于上海地图中的历史记忆,如百年交通、百年轮渡等,后年则是上海地图中的地名年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