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李维是法国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

早报记者 李静蛰

马克·李维,全世界拥有最多读者的法国作家,连续12年蝉联《费加罗报》“法国最畅销小说家”榜首。2012年,他的第十本小说《偷影子的人》在中国出版,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影子”朋友的故事,温情疗愈的主题打动了中国读者的心,使之成为当年的畅销书,马克·李维也因此为中国读者熟知,此后又出版了《伊斯坦布尔假期》、《如果一切重来》等小说。书展期间,他携带自己的新书《比恐惧更强烈的情感》来到上海做宣传,早报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不想有特定写作风格

在法国人眼中,马克·李维是眼下风头最劲的畅销小说作家,他投入写作15年,出版了14本书,每次出书,都能引发阅读狂潮。他的小说被42个国家翻译引进,总销量超过3000万册。然而,谈到自己的畅销小说家身份,马克·李维却觉得这并不意味着他是某一类型的小说家。“畅销小说,顾名思义,就是有很多读者的小说。然而,当我写作的时候,未来的结果都是不可预见的,实际上,这些小说之所以读者接受度那么高,也是有很多偶然因素的。畅销小说并不是某种特定类型的书,就像我喜欢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一样,他是个伟大的作家,同时,他的书又都是畅销书。”

从处女作《假如这是真的》,到中国读者最熟知的《偷影子的人》,以及最近两年出版的《如果一切重来》,马克·李维创作风格不断发生变化。对于这一点,他说,“我从来不想把自己禁锢在哪个特定的写作风格之内。我能在世界范围内拥有那么多的读者,是非常幸运的事,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配得上这样的荣誉。我下了很多功夫,不断变换故事,是不想让读者失望。”

“法国人不觉得

我像丹·布朗”

在新书《比恐惧更强烈的情感》中,马克·李维塑造了一个执意追寻家族之谜的女主人公苏茜的形象,他前一本书中的男主角《纽约时报》记者安德鲁也再次登场,两人展开了一段揭开真相的危险之旅。由于作品中频频出现的悬疑风格,马克·李维也被称为法国的丹·布朗

对于这样的类比,马克李维显得有点无奈,“法国人并不觉得我像丹·布朗,之所以拿我和他做比较,是因为我们的书都卖得不错。其实,我们的风格和写作内容并没有任何相像之处。丹·布朗的写作主题是惊悚悬疑,通常是在宗教的背景下展开故事。我不太关注这方面,我的小说《昔日永恒》涉及宗教,但它仍然是个爱情小说,讲述的是天使与魔鬼相遇,如何冲破重重阻力相爱的故事。”

在真实背景下引入故事

在最近几部作品中,马克·李维在故事的背景中加入了真实的历史。在《伊斯坦布尔假期》中,他讲述了二十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人实施的种族灭绝政策,这导致了150万人的死亡。在《如果一切重来》中,马克·李维通过故事告诉读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阿根廷军政府执政期间,有至少3万人被视为异见分子,遭到残酷的折磨,他们的孩子被夺走,重新编造身份。而在新书《比恐惧更强烈的情感》中,更是涉及北极冰川的融化和北冰洋航路的开拓。对于将历史题材引入小说,马克·李维说,在某种程度上,他的确是想通过故事,让这些被遗忘的历史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引起大家的警惕。但同时,这也是他个人的偏好,他喜欢在真实的背景、有史实可依的环境中,展开自己的故事。

热爱写作

但“每天都会非常难”

马克·李维不是一个愿意过多阐释自己的作家。他说,“我是个矜持、内敛的人,幸运的是,童年时受到的教育让我更多地去面向外部、了解别人,而不只是关注自己的内心。我不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我觉得,关注别人时获得的快乐比关注自我的时候更多。”

成为作家之前的马克·李维,有丰富的经历,18岁时加入国际红十字会,22岁创办电脑影像合成公司,30岁前,与朋友合开了建筑师事务所,而且做得有声有色,同时,他还帮一个国际组织拍摄了多部纪录片。他说,每一件事都是根据内心的需求和渴望来做的,内心的声音,是自己做事的真正动因。1999年至今,他几乎以一年一本书的节奏,实践着对写作的热情。尽管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他说,“每天都会非常难。虽然我热爱这个职业,但并不存在我热爱但没有困难的职业,困难也是让职业更美好的因素,所以我至今仍然热情十足。”

每天工作15到17小时

在集中写作的阶段,马克·李维每天工作15到17个小时。他说自己并不清楚灵感从何而来,也许是突然而至的,也许已经潜藏于心很久了。“《如果一切重来》里面讲到了阿根廷事件,但是这本小说中更多的是对身份的追寻。书中讲到一个孩子,长到20岁,却发现父母不是自己真正的父母,这个孩子还被强加了一些其他文明的习惯。看上去讲的是阿根廷的屠杀事件,实际上讲的是身份的追寻—— 当我们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究竟是谁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还有能力去爱另外一个人?如果说这些是哲学话题,可能会让人望而生畏。我觉得,可以去写一些非常严肃非常深刻的主题,但并不是要把自己也变得很严肃。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讲述这些艰深的主题,可能是最好的分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