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捷

上个月,弗格森自传中文版终于译成。针对这本书,你也许有许多问题,身为译者团队负责人之一,我或许可以解答一二。

一、这本书所讲述的大约是弗格森的哪一个时期?

你可以列举出许多盛极一时的球队,但是像弗格森治下曼联一样保持长久生命力的球队却极为稀罕,曼联不会因一时之事而分崩离析在弗格森治下,他们也从来不受某种打法的约束——你很难用某个词简单地概括出弗格森究竟喜爱哪种战术,在度过了21世纪初的低谷之后,弗格森和曼联的这种特质显得格外明显起来,这本书所讲述的也正是这一段时期的故事。

二、在曼联这样的豪门俱乐部执教多年,弗格森到底有何秘诀?

我们开玩笑说穆里尼奥到切尔西的时候是乔治·克鲁尼,离开的时候已是肖恩·康纳利,瓜迪奥拉入主巴萨时尚且是文艺青年,离开巴萨已是秃顶。然而弗格森爵士做过两次搭桥手术,你却很难在他脸上看到衰退。

从书中我们也能看出弗格森这种惊人的生命力,他的工作范围之广阔令人赞叹,俱乐部上下协调、 球队运营、选材转会、临场指挥等日常工作他都会涉猎关心,他把训练交给助理教练,自己得以抽身观察,是弗格森在这本自传中反复提到的最大心得之一。关于控制权力,爵爷从来不吝笔墨强调,但自传中也有新解:追求控制和权威不是为了玩弄权力,而是为了获得足够的空间去施展拳脚做事。

三、这本书和其他的弗格森传记有何区别?

因为这本自传源于弗格森本人的自述,一些情感传递也更加细腻和真实,那些在球场上高傲的球星,在弗格森嘴里俨然是个性迥异的孩子。让人比较感慨的是弗格森对贝克汉姆和C罗评价的反差。贝克汉姆和弗格森闹翻好比是青春期的孩子和父亲的关系破裂,而当C罗在曼联时,弗格森已经更像他的爷爷了,父亲往往无法容忍儿子的叛逆,而爷爷却能够容忍孙辈的顽皮。对于曼联球迷来说一些细节更能触动他们的心弦,弗格森在书中不止一次提到,日暮时分,当他在办公室结束一天的工作后,他会觉得孤独,他非常渴望有人推门而入和他聊上几句,但是大家往往觉得他非常忙碌不忍心打扰。作为读者,我们不妨假想自己便是一个在黄昏推门而入的不速之客,能听听老爵爷兴之所至的闲谈,甚至陪他小酌一杯。

(作者系弗格森中文自传翻译团队负责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