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4年8月18日对于数字货币界可谓是“黑色星期一”。

在数字货币交易平台BTC-e exchange上的比特币价格迅速跌至309美元(每个),成交量急剧放大较平日日均交易量上升逾50%,相比当日最高价498美元跌去近40%,相比2013年底比特币历史最高位跌去超过四分之三。

从8月11日起,几乎所有数字货币就已经打开了下跌通道。

大庄砸盘

此次比特币40%的跌幅出现在BTC-e exchange交易平台上。

该平台时间18日15时左右,原先两三百个比特币的每小时交易量,瞬间被放大至10500枚。比特币价格也迅速破位探底到309美元,另部分参与融资融币和杠杆交易的投资者瞬间“爆仓”。

与该笔交易规模可以对比的是比特币的总量因为特定算法被限定在2100万个,目前的流通数量据业内人士称在六成左右,也就是1300万个左右。

在此之后的大约两小时里,该平台上又完成了大约5000个的比特币交易量,并多次尝试突破400美元点位的下限。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BTC-e exchange在业内显得颇为神秘。从其官网上支持俄语语种,和域名所在地等线索来看,所在地在俄罗斯或者保加利亚的可能性较大。

从比特币交易量上来看,BTC-e exchange的日均交易量始终维持在2万枚比特币左右,属于全世界比特币交易平台的“第一梯队”。

数字货币均难幸免

事实上,遭受暴跌命运的不仅是比特币,全球数字币市在最近的一周都正经历大幅下跌。

被业内称为“比特金,莱特银”的另一种数字货币莱特币也正在经历崩盘的过程:仅一周的时间内从40多元一枚暴跌至20多元一枚,跌幅近50%。

更多的小众货币如比利币在币兑网交易平台上仅8月18日单日就跌去了近97%,直接面临消失的窘境。

如果从本周的消息层面上来看,8月11日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B)就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风险发出警告或许是对数字货币最大的利空。警告内容包括成本不明、汇率波动,以及易受黑客和垃圾邮件攻击等。

但这并不是美国国家层面首次对于数字货币的警告。

今年5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经明确指出数字货币的风险在于可能被用于诈骗或者是高风险投资。更早之前的2月份,美联储主席耶伦也拒绝承认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可以称得上是“货币”,并表示无意对数字货币进行监管。

多位业内人士分析,此次美国B的表态“只是一个引子,这一轮暴跌业内早有征兆,事情非常不简单,数字货币或许会因此一蹶不振。

或因矿池还债抛币

暴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据财新网报道,数字货币此轮价格暴跌或系中国几家“挖矿企业”集中还债抛币。

多位业内人士也向笔者证实了上述说法,并称其为暴跌主因之一。

这不免让人联想到此前媒体报道的中国东北比特币工厂“室内温度仍高达40摄氏度、拥有高达2500台挖掘机、每月电费达到40万元人民币”的可怕规模。

多位业内人士也向笔者表示这些遍布的工厂在中国不在少数。

所谓数字货币挖矿机,就是用于赚取数字货币的电脑。这类电脑有专业的挖矿芯片,多采用烧显卡的方式工作,耗电量较大。用户用个人计算机下载软件然后运行特定算法,与远方服务器通信后可得到相应数字货币。

乱象四起

整个数字货币界的乱象不仅于此。

去年12月与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两次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并叫停了包括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在内的多种为比特币提供服务的渠道后,各大数字货币平台曾“痛下决心”。其中五大主要交易平台在5月6日发表联合声明,表示要停止融资融币和杆杠交易业务,并在各个方面规范自身业务。

现在看来多家平台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安分守己。

火币网作为目前的主流比特币交易平台之一,5月也曾参与发表联合声明。而随后火币网所在的北京火币天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6月又在香港注册了一家名为bitvc的平台,推出融资融币和杆杠交易的业务。该网站在火币网主页有直达链接,火币网的用户也直接可以在该平台上进行高杠杆的数字货币交易操作。

其他各大数字货币平台也相继在一些政策相对比较宽松的国家和地区注册并推出“新”平台,其本质或为绕开监管拓展资金渠道,或为重操旧业做起融资融币和杠杆交易,甚至变本加厉推出比特币期货等交易模式。

录入编辑: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