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中关于约束激励方面的顶层设计正逐渐浮出水面。

据《财经》杂志报道,由人社部牵头、财政部等部委参与的对央企主要负责人的薪酬调整方案初稿已经草拟完毕并开始征求意见。这份计划草案一个主要建议是,央企、国有金融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薪酬将削减到现有薪酬的30%左右,削减后不能超过年薪60万元。根据这样的规定,平均薪酬较高的金融企业高管削减数额最大。

不过,此消息并未得到国务院国资委相关人士证实。

一位国资人士认为,“央企领导人的薪酬相差较大,将削减到现有薪酬的30%左右,估计不太现实。”

8月18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了《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等,并建议根据会议讨论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批实施。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会上指出,要逐步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实现薪酬水平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昨日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目前已经修改了10多次,相关配套改革方案如“混合所有制改革指导意见”、“国有资产投资公司指导意见”等也已形成框架。

“这些方案需要国资委、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等多个部门讨论研究,需要时间较长,目前看年内出台的可能性比较大。”李锦说。

拉平金融和实业薪酬水平

据上述《财经》杂志报道,由人社部牵头、多部委组成的央企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调研从去年上半年就已开始,调研范围囊括了所有中央管理企业,包括金融机构。这次出台的薪酬制度改革,就是要缩小不同领域央企主要负责人之间的差距,拉平金融和实业的薪酬水平。

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登顶上市央企高管薪酬榜首位的是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其以薪酬870万元位居A股薪酬榜榜首,这一金额虽然较其2012年的薪酬998万元有所下降,但依然领先排名第二的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近300万元。而乐凯胶片总经理郑文耀薪酬仅有8万余元。

据《财经》记者了解,由财政部主导的国有金融企业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的相关方案已经完成最后一轮征求意见,即将正式试点。

这份计划主要看点是,为发挥对国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长效激励机制,将对国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计划推行用国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一定比例的薪酬购买所在公司的股票,从而达到持股目的。试点成熟后,将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全面推开。像民生银行这种民营机构并不在试点范围之内。

上述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透露称,财政部将率先在银行领域启动试点,交通银行、中国银行有望成为首批试点机构。

  

“薪酬改革的前提是分类”

李锦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难度在央企,央企改革的难度在领导班子。”

不过李锦认为,国企高管薪酬改革并不是简单的下降,首要还是要解决分类问题。不分开便是在吃大锅饭,改革也进行不下去。

“要解决国企高管薪酬谁说了算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解决高管的身份问题,就是他们究竟是上级委派的官员还是市场竞聘的职业经理人?在我国当前的干部任用体制上,一些国企的领导与政府官员的身份转换几乎没有障碍,这让一些国企高管享受行政级别待遇饱受批评。”李锦告诉早报记者。

究竟应该如何做?

李锦认为,未来国有企业的董事长应继续由国家任命,而企业的总经理则改由市场选聘,薪酬参照市场标准。

李锦还建议,竞争性国企高管薪酬可以参照市场标准并且略低于市场,而公共服务类的企业其薪酬应该参照公务员体系的薪酬标准。

在国务院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主任卫祥云看来,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应该实行一套符合中国现状的分配管理制度,一部分人应该实行公务员管理或者“准公务员”管理。

卫祥云认为这不是倒退。

卫祥云告诉早报记者,所谓“准公务员管理”,是指在那些涉及自然资源垄断、行政垄断、国家安全、军工和具有公用性质的国企,一律应实行单一的“国有体制”,从领导层到员工,均应参照国家公务员的管理模式,实行“行政级别制”和“专业人员职务聘任制”。

“因为这些高管不是在市场上被选择出来的企业家,而是被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的官员,有的对所属行业完全陌生,可以说,企业赚钱跟其努力几乎并无必然的联系,亏损倒是关系甚大,因此按常态,只能领取与其作为公务员相当的薪酬。”卫祥云称。

“之所以这样做,不仅有助于解决社会公平,而且也容易消除目前国家公务员与国企管理人员之间的相互攀比,还可以使国企的约束机制进一步明确,即行政级别负责制。”卫祥云说。

录入编辑: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