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长荣是一位“老上海”,几乎不出国门,很少周游沿海地区,却对贝壳情有独钟。从他小学四年级那年第一次接触到金环宝螺(普通贝壳的一种),就开始了长达40余年的贝壳收藏,迄今收集的贝壳标本7000多种,贝类化石1000余种。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曾画过一幅著名的画作《维纳斯的诞生》。画面中央,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裸露着全身肌肤轻盈地站立于一只巨大的白色贝壳之上,一袭金黄色的长发在海风中飘散。“传说维纳斯是从贝壳中诞生的,那只贝壳就是巨砗磲。”肖长荣说。
类似的巨砗磲,肖长荣也收藏了一个,直径达1.03米,从东南亚国家漂洋过海而来。
巨砗磲其实是一种不算太神秘的双壳贝类动物,是贝壳世界中的“巨无霸”,最大的直径可达1.8米多,重量超过250公斤,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珊瑚礁海区。
然而它有着与维纳斯诞生相关的美丽传说,入过名画,在东西方的宗教中都发挥着一定的功用,因而成为贝类收藏家争相收藏的对象。比如在基督教中,巨砗磲可作为纯白的容器,用在给新生孩童的洗礼中;砗磲的壳顶最白的一部分常常被打磨成珠贡奉在释迦牟尼像前,而稍薄的则做成念珠。
在肖长荣的藏品中,与维纳斯有关的贝壳不只有巨砗磲,还有维纳斯骨螺。“传说维纳斯从大海走向陆地的时候头发是湿的,她走到岸边发现了长着一排排长刺的骨螺,就用骨螺梳理自己的秀发,这种贝壳后来被命名为维纳斯骨螺。”肖长荣指着展柜内一个维纳斯骨螺介绍说。这样的骨螺他收藏了不少,巴掌大小,主体呈菱形,与普通贝壳无异,但是脊背部特别狭长,对称长着几排尖长的刺,宛若鱼骨。
肖长荣说,贝壳不只有观赏价值,其自古以来就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贝类充当着早期人类的食物之源、祖先的生产工具,艺术、货币、宗教等发展也与其密切关系。在现代人类社会,贝类又与工业、农业、军事、仿生建筑、生物医药等有关科技领域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比如展柜内陈列着的五花八门的贝壳有鹦鹉螺——美国的鹦鹉螺潜水艇即是通过模仿它的生物构造,可以快速在海洋中上浮下潜;旋梯螺——建筑上有名的旋梯就是根据旋梯螺设计的,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建筑内部的空间;松针石鳖、绮狮螺、澳大利亚海扇蛤、各种芋螺,如杀手芋螺、寡妇芋螺、郁金香芋螺、红砖芋螺……其中寡妇芋螺单听名称就能让人毛骨悚然,据说是渔民捕鱼时,一网下去捕上来的有贝壳有虾有鱼,渔民在给它们分类时,手被贝壳的齿舌咬到,毒素通过血液流到体内,严重可致死,寡妇芋螺由此得名。“这种毒素比陆地上任何一种毒蛇的毒素都强,可以提炼出来,用于抗肿瘤抑制艾滋病病毒,国内还没有人去研究。”
在肖长荣的7000多种贝类藏品中,最小的是一枚长仅0.23毫米的风沙螺,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完全看清。这是他在清洗收集来的大贝壳时,偶然发现大贝壳外的泥沙中还包裹着许多小贝壳,于是就将这些泥沙放在单位里的投影仪下慢慢筛选,找到了这枚最小的风沙螺,拿到上海市计量检测研究所一检测,检测出裸体直径仅0.23毫米。肖长荣说,为了将其保存好,可费了不少劲,得把它放在小罐里,用胶水把它胶住。“如果不放胶水,这个小东西喘口气就没了。”
除了贝壳,肖长荣亦收集了1000余种贝壳化石,最远的是距今约5亿年前的震旦角石。据肖长荣介绍,震旦角石是一种海生无脊椎软体动物化石,属于头足类鹦鹉螺超目,是中国特有的化石之一,其名Sino(震旦)为中国之古称。震旦角石是中国寒武纪末的重要化石之一,约五亿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凶猛食肉动物。由于沧海桑田,大自然地质历程变迁,今埋藏于坚硬的石灰岩中,故取之不易,得之更难。
肖长荣收藏的震旦角石有好几块,长的约2米长,短的约15厘米长。“这化石最初的来源地是长江三峡,后来三峡建大坝,把这一层的地质层淹没之后,几乎再也找不到这么大的震旦角石了。看着这些化石,想想远古时期它们的生活也挺有趣的。”肖长荣说。
肖长荣收藏的这些贝壳标本与化石几乎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从世界屋脊到神秘海沟,从严寒的极地到酷热的赤道……仅凭一人之力是不可能完成如此大体量、大范围的收集工作的,他为了收集这些贝壳,关系网涉及多个行业,有南极科考队的,地质队的,搞远洋运输业的,旅游业的以及遍布各大滨海城市的渔民等。
“我收藏这些东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相较而言简单多了。那时候人际关系更简单,不会以金钱来衡量一切。我的很多贝壳都是得益于世界各地的朋友给我捎带过来,我会买些烟酒作为回馈,也会买些上海本土的巧克力给一些渔民做交换。”越到后期,贝壳的价格也被炒得越高。贝商们是肖长荣既爱又恨的一类人,“他们既可以为我带来我找不到的珍稀品种,另一方面开价又极高。”
自从收藏贝壳出名之后,肖长荣一度变得很忙,他应邀举办的贝壳展览及科普讲座不下几十场,但最大的心愿还是办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贝壳博物馆。“中国的海洋资源算得上丰富,然而据我所知,中国只在一些滨海城市有贝壳展厅,却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贝壳博物馆。”
Q&A
收藏十问
Q: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
A:偶然得到一个小贝壳,被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吸引住了。
Q:你记忆中最早的藏品是什么?
A:金环宝螺。
Q: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
A:龙宫翁戎螺和震旦角石。
Q: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A:广交朋友。
Q:藏品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收藏?
A:科考队、地质队、旅游界、贝商。
Q: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吗?
A:贝壳种类有7000多种,化石有1000余种。
Q:你觉得自己是收藏家吗?
A:我是收藏爱好者。
Q:你觉得收藏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A:了解大自然,通过贝壳体现生物多样性。
Q:收藏中遇到过赝品或挫折吗?
A:有。
Q:有一天能放弃你的藏品或捐出吗?
A:想建中国第一所贝壳博物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