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成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嘉宾省

早报记者 廖阳

嘉宾省文化周活动历来是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第七届艺术节创办文化周活动以来,作为加强上海与兄弟省市文化交流的举措,文化周活动业已成为上海服务全国的文化平台,众多带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各省原创作品,在艺术节舞台上得到展示,也通过这一平台走出了国门。

作为今年艺术节的嘉宾省,11月12日至17日,“陕西文化周”将于上海国际艺术节举行,并举办舞台表演、艺术展览、群文等活动。

2008年于陕西第五届艺术节首演的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是“黄土精神”的最佳体现。该剧由陈薪伊任总导演,白阿莹任编剧,赵季平任音乐总监。自2009年走进国家大剧院,曾先后四次进京演出,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也将首次访沪出演。

《米脂婆姨绥德汉》以陕北民歌为链条,用乐观的编创风格,演绎了米脂女子青青和绥德后生虎子、石娃之间的“三角”爱情故事。最初执导该剧时,陈薪伊希望这部秧歌剧“美听,美看,更人性化,也更民族化”。不仅仅是讲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更像是陕西的一种文化符号和一把人文标尺,观众将从剧中看到一个浓缩版的“黄土高坡”。

西安鼓乐,又称“长安古乐”或“长安鼓乐”,是以打击乐与吹奏乐混合演奏的一个大型乐种。因内容丰富、乐队庞大、曲目众多、结构复杂而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1月14日,周至县南集贤东村鼓乐社,以及周至县南集贤西村鼓乐社,将于上海贺绿汀音乐厅联袂带来一场“西安鼓乐音乐会”。

西安鼓乐起源于隋唐,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西安鼓乐的曲目多达3000余首,单曲长的达20分钟,套曲长的可演奏两小时以上,又被称为“中国古代交响乐”。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乔建中介绍说,西安鼓乐社众多。解放初,仅西安地区就有乐社40余家。近些年,这些乐社逐渐消散减少,目前仅存6家在做正常的传承演出。自1950年代发现西安鼓乐,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和西安音乐学院均先后对鼓乐做跟踪研究,西安音乐学院还为此成立了高校鼓乐社。

作为“陕西文化周”的重点内容之一,“周野鹿鸣——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地出土青铜器展”今年11月12日至明年3月1日也将于上海博物馆举行。宝鸡石鼓山西周墓群,是商周墓葬考古的又一重要发现,为西周考古学研究、西周埋藏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新资料,对西周历史、文化、礼制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本次展览将展出西周墓群2012年、2013年新出土的150件青铜器,其中不乏形制新颖、造型奇特、纹饰精美之器物,新出土的龙纹禁、方彝、簠形器、四耳乳钉兽面簋、牺尊等青铜器都极为罕见或首次发现。

据了解,艺术节活动期间,艺术节群文活动“天天演”还将在南京东路世纪广场举办一场“陕西文化周”演出专场,艺术节演出交易会陕西省优秀剧(节)目展区、专家研讨会等也将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