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碁的辉煌留在了前首席执行官吉安弗兰科·兰奇掌舵时期

[编者按:同文同种的台湾人创办的企业,在如今的大陆是遭遇“水土不服”了,还是因其在大陆的一贯管理方式与策略而作茧自缚了?笔者认为,二者皆有,如果不立即调整策略适应“水土”,改变管理思路与方式,他们将会继续错失在大陆发展机会。]

原标题 [看商业] No.22 台湾企业正在错失大陆机会

继上周《 看商业 》讨论了郭台铭和他的企业(见《 面对富士康 郭台铭很“苦恼” 》),这周我们继续关注正在“产业转型”的中国台湾。前几日笔者关注到网易财经有载登过一篇中国企业家的文章《 施振荣蹈火200天 宏碁“诺基亚”式困境待解 》,文中提到“施振荣在宏碁已三进三退,大部分台湾IT企业都面临类似的尴尬。”并称,“遗憾的是,宏碁还未来得及登顶,PC行业便沦落为没落的贵族。”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感觉,这反映的一个事实就是,台湾的制造业似乎不行了。

为何宏碁并没有实现华丽的转身,还错过了移动智能终端产品的主要战场?这个问题可能不仅仅是宏碁一家在思考。很多大陆企业,日韩企业估计也在思考。

一边是高端制造业领域的代表企业HTC(宏达电)、宏碁等陷入窘境,大陆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超越,内地业务不断下滑;一边是康师傅、富士康等企业商业信誉、管理方式正面临被质疑与否定的危机。这些,都让台湾企业逐渐的在丧失在大陆的发展机会。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所以你不得不承认,现如今台湾企业在大陆已不似往日傲娇,被消费者追捧,被招商引资的政府部门“宠上天”,他们的日子越来越难了。

人们不禁问:同文同种的台湾人创办的企业,在如今的大陆是遭遇“水土不服”了,还是因其在大陆的一贯管理方式与策略而作茧自缚了?笔者认为,二者皆有,如果不立即调整策略适应“水土”,改变管理思路与方式,他们将会继续错失在大陆发展机会。

自20世纪80年代大陆向世界敞开大门以来,台湾企业利用政策优惠、劳动力成本低廉、内需市场广阔等因素,以代工业起家的制造企业台达电、鸿海、宏碁等发展壮大。在此之外,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这种没技术含量的产业,也一度在大陆一鸣惊人地打开市场,让大陆民众见识到碗装方便面的便利。彼时的大陆,在产业、技术方面落后于台湾地区,对来大陆闯荡的台湾商人而言,大陆无疑遍地是机会。

时过境迁,现如今大陆社会环境已然变化,产业日渐发展完善,公众消费观念与意识也不再似从前,这些都需要台湾企业更好适应。此外,地价与劳动力成本的高企,科技领域创新等已迫使他们不得不进行调整和转型,否则等待他们的只有再次错失大陆发展机会,而这对于代工企业而言,形势尤为严峻。

先来看HTC(宏达电)手机、宏碁笔记本为代表的如今的台湾科技企业,这两个曾经在大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企业如今正在面临被消费者抛弃的尴尬。

有网友评论HTC产品,“样式、做工、材料都很差劲,代工厂装什么高贵冷艳!”简单一句话,道出了代工企业出身的企业转型做自有品牌科技产品的弊端:一是相较于苹果、小米等产品,产品缺乏创新;二是相较于“中华酷联”等国产机品牌,定位自视颇高,甚至于显露出对大陆市场的轻视,而这一失败的品牌思路无疑让其正在丧失一定市场占有率和消费者。

代工企业是台湾制造业发达的象征

在此之外,宏碁身上还透露出台湾科技企业的另一个问题——反应迟缓。在移动产品大行其道之时,宏碁依然一门心思死磕PC市场,错过了移动智能终端产品的主要战场,这无疑是其逐渐丧失大陆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看以鸿海的富士康为代表的台湾代工企业,或许它更好的诠释了台湾代工企业为什么做不好自有品牌这一问题,因为恰恰是代工业做的太好了,以至于对其过度依赖,便不愿意冒险砸钱做品牌了。

可是,劳动力成本上涨、员工观念变化与政策优惠渐失等,无疑都让代工企业步履显得蹒跚,也催促着他们进行转型调整。

对于以富士康为代表的代工企业而言,围绕在富士康身上的劳资关系、管理问题等都在揭示着这样的事实:代工企业日薄西山,台湾企业在大陆管理方式滞后。

代工业繁荣发展的80、90年代,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如果想要赢得利润必然要对成本进行滴水不漏管控,而这无疑是细腻的台湾管理者所擅长的事情。只是,现如今,面对更渴望归属感、认同感的员工,面对日渐壮大的80、90后群体,那种滴水不漏、等级森严的流水生产与严苛管理弊端已昭然若揭。

悲催的是,“富士康们”似乎改进不大,而这成为了外界批评其无良、滞后的强有力证据,也正直接或者间接的导致台湾企业丧失更多机会。

代工业、科技企业之外,对于康师傅等这些比较早进入大陆市场的企业而言,长年积累的商业信誉最不能被忽视,因为在传统行业领域,若想发展长久,最忌讳因一时毛头小利而忽视了产品质量管控,地沟油事件便是对其最好的警示与打击。

笔者认为,台湾企业在大陆若想避免丧失更多的机会,一方面要克服傲娇感,对大陆市场更为重视,避免HTC(宏达电)式轻视;一方面要紧跟移动互联网等新科技趋势,重视创新与品牌策略调整,更好的适应大陆市场变化。

管理方面,则要加强对产品质量管控,更要注重对员工的关怀,注重员工的归属感,可采取员工住房奖励、员工素质培养等制度设计,给予其尊重与希望,切勿再重蹈富士康覆辙,否则大陆留给台湾企业的机会恐怕会越来越少。(杨顺霖对本文有贡献)

本文作者为网易商业编辑;网易财经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不得转载)。

作者:韩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