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内.com

中纪委通告7教授套取科研资金2500多万元,“中国最年轻院士”李宁或成首个被撤销称号的院士;《光明日报》刊文《遏制科研腐败须回归学术本位》。

一年前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长万钢谈及科研经费“恶性问题”连说两个“愤怒”,并表示“痛心”和“错愕”。一年后,中央对科研腐败开始下“猛药”了。

10日,中纪委发布通报称5所大学7名教授套取国家科研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其中涉案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曾为“中国最年轻院士”的李宁已被依法批捕。昨日《光明日报》刊文《遏制科研腐败须回归学术本位》,呼吁去行政化,改革科研管理制度。

重灾区

这两日,引起社会对科研反腐关注的话题,并非只是7教授的问题。“十一”长假之后的第一个周末,中纪委打出“双杀”,原江苏省委常委、秘书长赵少麟和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何家成,两位部级官员应声落马,接受组织调查。其中,何家成便牵涉到科研腐败。

前晚《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微信公众号“侠客岛”推出解局文章,《中纪委再“双杀”,两个落马高官背后的隐情》,称“从何家成的简历来看,2000-2009年期间他担任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与央企相关;2009年至今担任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正部级),与科研相关。而从近年的反腐领域来看,央企和科研领域都是重灾区”。

尽管“侠客岛”对何家成涉及科研腐败并不完全确定,但也表示“这一块问题也不少”。

而中纪委发布的7教授涉科研腐败的通报,则源自审计署2012年4月的审计报告。这份报告在一年前被新华社“新华视点”“打包”出现在科研反腐的文章中。当时,科技部长万钢关于科研腐败的话音一落,“新华视点”便“梳理近三年审计机关对国家各部委、各省份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发布的数百份年度审计报告,发现涉及 问题科研经费 的至少有39份,问题均发生于2007年至2012年这五年之内”。

“39份审计报告显示,科研经费 扩大用途 挤占挪用 已成普遍现象”。在当时的文章中,“新华视点”直接点出“吃喝拉撒睡,都能挤占科研经费”,甚至总结出侵占科研经费这块“唐僧肉”的手段:套、骗、贪、吞、假。

一年前总结出来的手段,如今再次成为中央级媒体报道科研腐败的方向。中纪委通报7教授涉嫌套取科研资金的科研“灾情”,均提及了这些侵占手段。

实际上,中纪委“巡视清单”亦能作为科研项目成腐败重灾区的灾情见证者。今年7月中旬,中纪委网站公布了一批今年中央巡视组首轮巡视反馈情况。新华网“中国网事”在对“巡视清单”作梳理时,发现与腐败有关的7个高频词汇中,其中一个便是“科研腐败”。

科研领域的反腐之剑亮出。

“三宗罪”

在事关科研反腐方面,新华社向来不遗余力。一年前总结了侵占科研经费“五花八门”的手段,一直被社会所遗忘,而三个月前总结科研腐败的“三宗罪”,在7教授套取科研经费被通报之后,亦重新被一些市场化网站所推送。

7月9日,新华网在文章《揭示高校科研腐败“三宗罪”》中,称“科研项目立项、经费使用管理、项目审查监管的整个链条,因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约束,仍旧在 潜规则 惯性的监管缺位环境下运行。”

这句总结性的导语指出了科研腐败的“三宗罪”:一是立项,“科研申报不拼实力拼 关系 ”;二是财务,“经费 花不完 ,报销 靠造假 ”;三是审查,“课题验收 走过场 ,成果如何 没人管 ”。

在新华网三个月前就铺垫好的基础上,前晚中央电视台旗下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推送文章《院士是怎么炼成“大盗”的》,其作者央视特约评论员、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言中心研究员杨禹,在院士失节和漠视法律之外,解读科研腐败的深层原因——三个关键诱因。

第一是关系网密布、潜规则横行,“正常的 师承关系 ……被异化成 宗亲关系 ……编织起了一个缜密的关系网、利益网……内部互相吹捧、抬轿子,对外则大搞学术歧视”;第二是学术行政化仍大行其道,“科研资源的分配不由自主地按照 出政绩 的要求分配……某些科学家身边的行政领导,几乎成为这位科学大树边上的 私家保镖 ,各种项目、各种称号、各种名目的经费,铺天盖地而来”;第三是“科研”成了挡箭牌,“科研圈”似成法外之地。

于是,杨禹认为“中国科学界的主流当然是好的”,同时提出“科研成果频出,不能成为 科研腐败 频发的开脱词;有学术成就,不能成为违法乱纪的通行证;科学研究的专业性,不能成为构建监督时的绊脚石;学术文化的绵延生长,不能成为大盗窃财的护身符”。

杨禹一句“让科学研究界不存在法外之地,让科研 大盗 无处滋长”,表明了对此次大幅度整顿的预测。

动“大手术”

照当前的架势,科研领域要动“大手术”了。

于个人而言,被查出科研腐败的教授,或被判刑,或依法被捕,或被行政处分。而最为严厉的,便是这位曾经“最年轻”的院士李宁,或将成为中国首个被撤销称号的院士。昨日《光明日报》作为科研腐败的配稿进行了最新进展的报道,文章谈及撤销院士称号的依据,“中国工程院于2014年6月召开的院士大会对《中国工程院章程》进行了修订……当院士的个人行为涉及触犯国家法律、危害国家利益时或涉及丧失科学道德,背离了院士标准时,应撤销其院士称号。”

而《光明日报》刊发的主稿《遏制科研腐败须回归学术本位》,提出科研领域反腐“比治理官场腐败更困难”。尽管“今年,在预防科研腐败方面,国家出台了更为严格和细致的监管政策,包括不得通过虚构测试化验内容,建立 黑名单 制度和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等。但仅靠有关部门的监管显然远远不够。”“科研腐败有严格监管规定,腐败现象又屡禁不止,这表明科研管理制度出了问题。”所以,于科研领域整体来说,其科研项目的管理制度或将发生改革。

《光明日报》这篇被中国社科院网站中国社会科学网首页所转载的文章中,提出建议,“应该借鉴德国和美国等国家学术民主的经验,发挥 学术共同体 作用,比如建立教授委员会、实行教授治学等,还要强化学术主体与学术本身的建设、挖掘科研工作者对科研本身的追求,破除行政本位,回归学术本位,从根源上遏制腐败。”

在这一大方向下,新华社在短评文章《科技体制须动“大手术”》提出较为具体的策略,“改变科技经费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现状,才能堵住科技资金 黑洞 ……统筹科技资源,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构建新型科技专项、资金管理体系,避免重复申报和重复资助,势在必行。”

同时,新华社称,“科技部在官网 点名 通报了违反科研经费管理规定的典型问题,这在过去并不多见,但未来将成为常态。对于查处的违法违纪行为,必须增大曝光力度,并加大科技体制改革的力度,尽快形成 不能腐 不想腐 的有效机制。”

至此,反腐以零容忍的姿态亮相科研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