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死与战死》,刊载于1933年第49期《越国春秋》。

民国时期,有关自杀的话题往往是上海新闻的一大热点。据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学者侯艳兴研究, 1935年上海的自杀人数为历年之最,甚至有人戏称该年为“自杀年”。侯艳兴从当时《上海漫画》、《中国漫画》、《良友》、《申报》、《民国日报》等报刊中选出张乐平、廖冰兄、丁悚、郭建英等34位著名漫画家的120余幅自杀漫画,发现这些自杀漫画其实隐含了强烈的阶级意识、国族想象和性别歧视。

在一幅有关阮玲玉自杀原因的漫画中,背景是摩天大楼,前景是一只龇牙咧嘴却假装慈眉善目的狼,狼的胯下便是抱着一个受惊孩童的阮玲玉。侯艳兴解读漫画中狼象征着资本家,孩子能以天真童心慧眼识出狼吃人的真面目,而阮玲玉却在金钱面前迷失了自我。“从而表达漫画家对资产阶级的厌恶。” 侯艳兴告诉早报记者,在描绘因失业、失恋而自杀的漫画中,阶级社会的压迫往往流露无遗。

侯艳兴还注意到,自杀在很多漫画家看来并不只是社会问题,更上升到了民族前途和国家命运的高度。在1933年的一幅漫画中,画面左边是一对自杀恋人,右边则是将士战场厮杀。前者背景是实体的大黑字“死”,后者背景是虚体的“死”。漫画的弦外之音便是讽刺当时年轻人奉行爱情至上,而置国家兴亡于不顾。

此外,部分自杀漫画也隐含了性别歧视,女性往往成为男性漫画家创作笔下的常用“道具”。比如一幅漫画中女子通过假自杀骗取两位男士的救济,获得救济之后居然打扮时髦地去从事不体面的工作。侯艳兴分析:“整个作品可见作者在性别意识中存在对女性刻板印象,即女性就是感情用事、视生命为工具,是弱者的隐喻和不洁身自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