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13年相比,境内外企业对人民币国际地位的预期更加积极,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客户需求基础更加深厚;人民币在境外第三方之间的收付使用水平明显改善,国际计价职能进一步增强”。
  11月4日,《中国银行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白皮书(2014)》(以下简称“白皮书”)在京正式发布。对于上述调研结果,中国银行副行长岳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这些积极变化中,可以看到人民币国际化自我发展的蓬勃内生动力。未来,一系列新的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政策将更进一步增强这种动力,逐步形成人民币跨境使用的网络效应。
  据悉,为及时反映企业对人民币国际化新形势、新市场和新产品的认知,中行此次发布的《白皮书》将调研对象扩展至境内外22个国家和地区的3162家公司企业,并增设“走进全球财富500强的人民币”专题,以反映大型跨国企业使用人民币国际化金融产品的总体状况。
  人民币国际地位预期积极
  “人民币国际化经过5年的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境外企业对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前景和地位形成更加积极的认识和判断。”岳毅向记者介绍。
  根据刚刚公布的《白皮书》调查结果,与2013年相比,受访境外企业对“人民币可能成为十分重要的国际货币,地位和作用可能接近美元和欧元”的认同度达到41%,较去年提升10个百分点,而认为“对人民币国际地位和作用还不好评估”的企业占比下降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境内企业对未来5年人民币在中国对外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比例持有更加乐观的预期:认为人民币在对外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比例将超过40%的企业,合计占受访企业的17%;认为人民币结算使用比例将处于20%—30%之间的企业占比为33%;两项均较去年提升了7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约有87%的境内企业和69%的境外企业打算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或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收付结算中的使用比例,分别较2013年的调查结果上升了10个和8个百分点。
  据统计,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目前累计突破16万亿元,货物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金额占同期海关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16%左右,人民币成为中国对外经贸投资往来的第二大支付结算货币。
  人民币跨境使用水平明显提升
  《白皮书》称,受访企业在跨境交易中实际使用人民币的水平较去年有了明显提高。
  一方面,境外企业进出口过程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比例超过15%的企业占比达26%,这一占比较去年提升了10个百分点;而人民币结算比例不足5%的企业占比则下降了5个百分点。对境内企业的调查反馈也显示了相似的结果。
  另一方面,境外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交易对手区域分布呈分散化趋势。在2013年的调查中,仅有10%的境外企业反馈其与中国大陆以外的第三方之间发生过人民币跨境收付,而2014年这一比例提升至41%。
  中行贸易金融部副总经理滕琳惠分析称,中国大陆以外第三方之间发生人民币收付的企业分布区域较上年度更加广泛,发生在第三方之间的人民币往来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境外流转使用水平,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所取得的一项重要进展。
  值得关注的是,调查显示,当境内企业面临不利的汇率变动时,表示能够完全坚持本方报价或者外方做出较大让步的企业占比在逐步上升,而反馈本方做出较大让步、承担更多汇率变动损失的企业比例明显下降,说明境内企业以人民币定价的主动权逐步得到改善,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在规避对外贸易汇率风险中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金融产品需求趋多样化
  《白皮书》显示,企业对人民币国际化金融产品的需求逐渐多元化,境外人民币金融服务也更加普及,产品种类更趋丰富。
  据调查,财富500强企业的跨境人民币业务更加全面,不仅有人民币收付需求,也有人民币资产负债管理的需要,此类企业的人民币业务发展对于活跃离岸人民币市场供求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境外设立的中资企业是跨境人民币结算使用比例最高的境外客户群体;跨国经营企业和“走出去”企业将成为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重要带动者。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也将为相关企业带来更多的融资结算便利,为企业跨境经营提供可靠保障。
  从对金融产品的需求看,调查发现,超过五成的境外企业认为,交易结算是否便利,是影响人民币跨境使用便利性的主要因素;跨境人民币结算和融资等传统产品,是受访企业中使用最为普及的产品。
  此外,外汇交易、全球现金管理等组合产品,也是境内外受访企业在跨境交易中关注度较高的产品。其中,外汇交易产品是衔接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纽带,是管理汇率风险的重要工具;全球现金管理是便利跨国经营企业加强全球资金归集使用、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这些调查结果说明,进一步推广人民币跨境使用,仍应着眼于完善跨境人民币结算等基础产品,进一步简化业务流程,提升资金结算的安全、快捷和便利性。”《白皮书》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