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忠志作品《秃头歌女》昨晚上演

早报记者 潘妤

一年一度的“上海当代戏剧节”(ACT戏剧节)已走过9年历程,今年举办至了第十届。今年ACT十周年的主题为“当代十年,不止戏剧”。昨晚,来自日本的戏剧大师铃木忠志的作品《秃头歌女》上演,正式拉开了一个多月戏剧节的演剧日程。

由于是十周年,今年的戏剧节剧目相对往年更为多样,质量也相对较高。共有来自爱尔兰、英国、德国、日本、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意大利、伊朗等国及中国北京、福建、香港、台北、上海等地区约23台当代戏剧集中上演。

其中,荒诞派大师塞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铃木忠志作品系列《李尔王》、《秃头歌女》,以及挪威剧作家福瑟戏剧单元,是今年戏剧节值得关注的重头戏。此外还有亲子儿童剧、肢体剧、舞剧、实验剧场、音乐剧、独幕剧、新浪潮戏剧等不同形式。

3部荒诞剧作引人关注

今年ACT十周年邀请了不少名家之作。昨晚首先上演的是日本利贺铃木国际剧团带来的《秃头歌女》。作为荒诞派戏剧最著名的代表作,尤奈斯库的这部《秃头歌女》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广泛演出。

这一次铃木忠志的版本带有他个人鲜明的风格,并且由来自中国、意大利、日本、立陶宛、美国等各国的铃木国际剧团的艺术家们用多国语言演绎。

此外,铃木的另一部代表作《李尔王》这一次也会来到上海,该剧由铃木忠志根据莎士比亚原著《李尔王》删减并改编而成,同样是带有鲜明的铃木忠志色彩。

本届ACT最值得期待的是另一部荒诞派戏剧,塞缪尔·贝克特的经典之作《等待戈多》被公认为20世纪最重要的戏剧作品,剧中塞缪尔·贝克特以戏剧化荒诞幽默的手法,探讨了人类生存活动的目的,以及人作为孤立的个体在世界中的相互陪伴和友谊的关系。这一次的《等待戈多》由来自贝克特故乡的爱尔兰圣·拉扎剧团呈献。

此次戏剧节上另一部有意思的戏剧是来自中国香港的同流剧团带来的《许三观卖血记》。香港剧团如何演绎和解读余华的小说,让很多观众都感到好奇。

5部约翰·福瑟剧作

连续上演

今年ACT的另一亮点挪威剧作家约翰·福瑟(Jon Fosse)的作品单元,也成为了今天的重头戏之一。约翰·福瑟是当代国际戏剧界最负盛名的剧作家之一,先后创作了30多个剧本。自1994年首演以来,他的剧本已经900多次被搬上全球各地的舞台,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并获得了各种世界性的荣誉。不过,约翰·福瑟的剧作在中国并不为观众熟悉,此前公演的剧目也屈指可数。这一次的5部剧作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剧团,其中伊朗和印度戏剧更是平时少见的,因此颇为难得。

其中《一个夏日》为独幕剧,由俄罗斯联邦中最古老的国立剧院俄罗斯卡玛拉鞑靼国立模范剧院演出,由于惯用鞑靼语,特意将剧本翻译为鞑靼语,该剧曾获俄罗斯戏剧界最高奖项国家戏剧“金面具”奖四项提名。《我是风》由意大利城际戏剧节制作。两个人,又或者只是分裂的一个人之间的交互吟唱与复杂的关系共同构成了该剧的一大亮点。

《秋之梦》由难得一见的伊朗剧团演出,剧本没有故事主线,由众多场景逐个拼接而成,就如同一个个拼凑起来的抽象图像,势必给人一种不一样的观感。来自印度孟买的Surnai话剧团将带来福瑟的作品《死亡变奏曲》,剧中人物在语言和情感上的表达缺陷使剧情扣人心弦。

福瑟单元由中国福建人民艺术剧院带来的《有人将至》,描绘了一男一女因为总觉得“有人将至”,而始终惶恐不安的情节,该剧被形容为是一部有关“偏执狂和性嫉妒”的富有诗意的作品。

儿童剧亲子单元

首次加入

除此之外,ACT今年依然涵盖了儿童剧、舞剧、实验剧场、音乐剧、独幕剧、正剧、新浪潮戏剧等多种戏剧形式,并有多部跨国合作精品剧目。

《川端康成三部作》由日本及中国台北艺术家们呈献,该剧诞生于一项为期三年的国际性创作计划,由三位剧场编导针对文豪川端康成早中晚期小说进行全新创作。由中国北京的歆舞界-艺术实验室带来的舞剧《活着就好》,以“上海”为创作的主题,表达了城市发展与个人生命之间的对话,又体现了隔代人之间的观念冲突与情感变化。

德国慕尼黑Meta剧团将带来实验音乐剧《音乐恋歌》,这部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奥利弗·沙克斯的畅销书《音乐恋歌》,剧情艺术性地探索了音乐及其对大脑和行为的影响。同样来自德国的现代舞剧《ACT》和戏剧节同名,将于12月12日至14日戏剧节最后两天上演,作品探索了人体和政治之间的艺术联系,人们在抗议中是如何利用身体来争取利益的,在艺术或舞蹈编排上又应该如何体现?

今年ACT还特别为家长和孩子们推出亲子单元,引进了两部充满创意的儿童剧,献给2-11岁的儿童及家长们。两部剧目分别为澳大利亚、意大利艺术家们带来的多媒体舞蹈旅行剧《魔毯》和英国艾丽木偶剧团带来的创意人偶剧《小小云先生》,两台剧的演出票早早销售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