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11月讯 他是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他的20部著作被翻译成35种语言在全球广泛发行,为欧盟和世界多国提供政策咨询和建议,他的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获得了瞩目的成就,他关于后碳时代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的研究获得了李克强总理及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奥朗德的肯定。他认为,可再生能源和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的革命将改变整个世界。网易财经专访社会思想家杰里米·里夫金,精彩内容即将呈现。

7.里夫金:跨学科学者更具有创新和思考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7.里夫金:跨学科学者更具有创新和思考能力

以下为部分采访实录

网易财经:对于您在书中涉猎的这么多学科,我印象深刻。您觉得我们需要更多的跨学科学者吗?

里夫金:你也是第一个问我这个问题的记者。我很高兴你问这个问题。我的书涉及很多学科,从来没有记者问我这个问题。我认为世界存在的问题就是,我们创造了太多的专业化。每个人研究的领域越小越深。因为研究的范围小,当有事发生,我们无法看到全局,整起事件,关于人类家庭和人类旅程是怎么样的。所以我们创建了这个非常专业化的技能。人们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小空间,一小部分,他们看不到更大范围社区和旅程的责任。所以我所有20本书,都是跨学科的,很高兴你注意到了,我希望借用哲学,文化政治,社会学、文学、心理学、自然科学和经济学等等。所以我在撰写关于经济转移的书籍时,我设定的框架会大到我们居住的地球,我觉得这样很有趣,也让我希望创建更加真实的故事,真的告诉我们该向何处去。

因此我认为所有地方的学校制度都应该创新,我在新书《零边际成本社会》中花了很大篇幅谈论教育。对于学校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学校需要多学科化,学生应该能进行系统和紧密的思考。你知道在我接受教育的年代,学校就像工厂,现在也是这样。老师就是权威,学生就是不停的背诵背诵背诵,然后形成记忆。在我那个年代,如果学生之间共享了知识,共享各自的想法,那就是作弊行为,如果你把自己的知识和想法跟其他学生分享,那就是作弊。但问题是人类是一种社会动物。我们整个物种就是共享,创造对方。学校把这一切都抹杀掉了。他们让每个学生成了独立个体,教育孩子们知识就是力量,是资产。确保没有其他人做到,你就会更有竞争力。这太糟糕了。这不是社会生活。我希望学校里的老师能成为向导,当然他们也是权威,但要鼓励学生去发现,去跨学科,变得有创造力,互相共享知识。理解知识并不是需要捍卫的财产,因为你想挣更多的钱。知识是我们在地球上创造人性、共享生活、创造旅程的工具。

网易财经:您刚才说自己写了20本书,哪一本本书是您最喜欢的?

里夫金:这个问题就好比你问自己的父母,哪个孩子你们最喜欢。意思是一样的。我真的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我只想说,这本新书《零边际成本社会》总是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40多年了。回到过去的某个时刻,我觉得这本书就在那里。作为丛书的一部分,但作为三部系列的一部分,实际上我最近写的三本书是一个系列,第一本是《有同理心的文明》,对近期历史的再思考,要到明年才会在中国出版,但那是第一本书,660页的书,我对近期人类历史的重新思考。第二本书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提出愿景。第三本书《零边际成本社会》希望将整个旅程带到终点,我们如何重新思考世界经济?我们如何创造更多大众化的旅程,创造生态系统?因此我想说《零边际成本社会》,我不想我其他的著作听到,我想说我很看重这本书,我喜欢所有我写的书,但我更喜欢这本。

网易财经:您能说说自己是如何安排时间的吗?一天中拿出多少时间用于工作?

里夫金:20年前我的工作时间没有规律。现在我会按时工作,然后去游泳。25年来我一直用游泳来放松自己。我现在70岁了,今年1月份70岁,我一周工作70个小时,时间太长了,真的太长了。我希望在工作日有静默自省的时间,思考时间。我们每天花大量时间处理外来信息,太多的刺激。所以我们就是一直盯着智能手机,一直盯着屏幕,我们一直从一条信息跳到另一条信息,我也是这样的。但这意味着我们用来反思,自省、沉思的时间更少了。这些应该是我们生活的中心。我想找到,我做的并不比别人好,但我想找到方法,每天拿出一点时间思考,一点时间用来专注社会事务。

我认为每个年轻人都有同样的问题。因为没有人都可能沉迷于互联网技术,不再思考、身心疲劳。所以我们要找到方法,等我们进入物联网世界,我们可以互相共享。如何让每个人,在人生旅程中,学习反思和沉思。有时候可以更加活跃和专注。中国传统文化里就是实现两者和谐相处。要做到这点不简单,其实很难。

网易财经:我知道您的著作存在一些争议,反对者攻击您的主张没有科学严谨性,他们还攻击您在推广自己观点时所用的策略,我想知道您对此作何感受?

里夫金:我只在网络上看到过一篇批评我的评论,是一位生物学家1982年写的。不同意我的看法。但我认为我写的书还是得到了认可,被全世界的大学、公司和政府使用。实际上你在网上只能找到这样一篇评论,作者叫史蒂芬·杰伊·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在1982年。后来因为我写了生物技术科学家的书,他对此非常高兴。

但提到这本新书《零边际成本社会》,充满争议,但商业主流对本书印象深刻,很多主流刊物都做出了评论,说这是一本“言辞犀利的新著作”《金融时报》、《财富》、《福布斯》、《德国商报》,说这是一本严肃的书,它们研究我们必须想办法改变这个社会,所以我厌倦了言辞犀利,我试着多学科,我的新书花费了我大量研究时间。我可以自豪的说,在超过40年的时间里,只有一两个人对我进行批评,对于写作我非常擅长。人们都是这么说。你知道原因吗?我也许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但他们花费时间读了我的书。

让我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所有人都能做到这一点。那种科学家只能谈论科学,经济学家只能谈论经济,政治家只能谈论政治的想法,让人有了依赖性。后来我们认识到他们是专家,因为他们知道的更多。实际上我认为这不算什么,很多专家钻研的范围太窄太深,最后变得只见树木不见树林。

所以我鼓励人们做我正在做的事,我妻子知道,我在学校就有雄心壮志,我就是学习很努力,我做的每个人都能做到。我所做的就是希望每个人都相信。你有机会成为专家。你有机会成为权威。这就是我喜欢互联网的地方。我为什么喜欢互联网。现在是物联网,年轻人说,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是天才,每个人都可以以某种方式得到认可,因为我们做出了贡献。即便是你为新闻博客做出了贡献,评论某人的博客,你变成了参与者,你用了自己的创造力。哪怕你拍了照片让别人看,或者自己拍的视频,或者共享了你的可再生能源,或者创造了3D打印产品。这是一个人类生活大众化的时代,让年轻一代在数码世界和物联网世界中成长。闪光,每个生活在星球上的人都有闪光的时刻,现在却被某些专家压制、最小化,屈服于世间权威。我们有责任用能力做点什么。我们对别人都负有责任。贡献我们的能力,特别是我们的创造力。我认为中国正在领导我们进入这样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中,我们都致力于互相贡献,对于各自的生活负有责任。(倪惠)

作者: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