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吴跃伟

昨日,一篇党报文章被微博网友翻出,陕西安康、河南南阳、湖北十堰关于“水源地”名号之争浮出水面。

10月30日,陕西省安康市党报《安康日报》刊文《南水北调水源地到底在哪里?》,将矛头直指河南南阳和湖北十堰。报道称:“南水北调的中线水源地到底在哪里?这应该是一个十分简单的常识。是汉江之水送到北京,汉江怎么会在河南南阳?汉江之水引向北京,南阳只是引水工程流经地。汉江下游湖北段流向长江,十堰只是因为丹江口水库蓄水后,提升引至河南,再流向京津,十堰只是南水北调的蓄水地。”

3省“水源地”争夺战

昨日,安康市政府一名知情人士告诉早报记者,丹江口水库66%的水量来自安康,安康决定了丹江口水库的水质,与湖北十堰和河南南阳相比,安康市的宣传太少了,这次是为了正名。事实上,上述“檄文”的背景是南阳和十堰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迅猛宣传攻势。

11月初,早报记者走访南阳发现,该市高速公路以及主要街道均醒目矗立着“南水北调水源地”、“南水北调渠首所在地”等标语广告牌。

南阳打出的口号为“南水北调源起南阳”。早在今年7月,为宣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品牌和南阳移民精神,南阳邀请北京10余个社区100余名代表实地考察,并与郑州铁路局合作,将往返北京—南阳的K183/184次列车冠名为“水源地”号。

更早之前的两会期间,南阳宣传片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大屏幕以头条形式正式播放,每天循环滚动播出,《南阳日报》称此举是为了宣传南阳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叫响南阳渠首水源地品牌。十堰也不甘示弱,在其南水北调官网上喊出的口号为“水为媒源头情”,有关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标语同样在十堰下辖的丹江口市主要街道随处可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十堰”的说法也频频见诸报端。

为争取更多政策扶持

汉江起源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汉源镇,流经陕西省安康、商洛等地,在湖北省、河南省交界处与丹江汇入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长1400多公里,从丹江口水库取水,经总干渠输水至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其渠首枢纽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的陶岔村,从11月1日开始进行通水试验。南阳并不认同安康的说法。昨日,南阳市委宣传部一位要求匿名的负责人告诉早报记者,南水北调中线的渠首枢纽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境内,丹江口库区一半左右的面积在南阳,这都毋庸置疑。宣传“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地是南阳”是出于综合考虑,是为了宣传南阳,会拉动旅游等方面的发展。

十堰市市委宣传部一位马姓负责人昨日表示,丹江口水库大部分水域都在十堰市下辖的丹江口市境内,丹江口市就像是“大井”,河南南阳只是把水放出去的地方,是南水北调中线调水的水龙头,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水漫到了南阳境内,所以南阳说是水源地还有些道理,但安康只是汉江流经的地方,怎么能说是水源地?据前述安康市政府知情人士透露,安康也想对外宣传自己。为保护水质,安康关闭了近300家企业,政府财政状况受到影响,2014年4月,经国务院同意,安康被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部确定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 其首要任务是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等,陕西仅有安康位列其中。安康超过80%的土地限制开发,对其水源地的宣传能够帮助当地争取到更多的政策扶持,对经济产生良好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