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拍卖企业年审这个横截面,可以管窥行政审批是怎么在法定的基础上层层加码的,这更反衬出“权力清单”改革的艰难。

早报首席评论员 沈彬

拍卖界出了件大事。包括朵云轩在内的14家上海拍卖企业被国家文物局暂停了资质。上海拍卖协会紧急声明:企业并不存在诚信问题,朵云轩甚至还是5A级信用企业。

问题出在哪了呢?

今年年审标准突然“收紧”了:国家文物局要求一类文物拍卖企业提交“陶瓷器、玉石器和金属器类文物拍卖企业专业人员”证书共计3张(简称“3证”),这是2009年出台的规定,之前并没有硬性要求,所以朵云轩等老资格企业几乎被打得措手不及。

一方面,国务院三令五申简政放权,今年取消了房地产经纪人等职业资格,目前国家人社部还在大规模清理其他职业资格。另一方面,一众信誉良好的企业,却在着急忙慌地派员工去参加“三证”考试,以应付行政年审

从拍卖企业年审这个横截面,可以管窥行政审批是怎么在法定的基础上层层加码的,行政部门又是如何自我扩权的。这更反衬出目前简政放权、政府“权力清单”改革的艰难。

从国家立法层面上,《文物保护法》仅规定:文物拍卖企业的设立要取得行政许可;《拍卖法》仅规定,文物拍卖企业要有1000万元注册资本,有具有文物拍卖专业知识的人员。

2003年国家文物局出台了《文物拍卖管理暂行规定》进一步规定:文物拍卖公司要有“5名以上取得高级文物博物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在法定的拍卖企业“设立许可”之外,国家文物局还“创新”地规定了年审制度。

2009年,又出台了《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第一类文物拍卖经营资质审批工作的通知》,对一类文物拍卖企业的资质,新设了三条标准,其中之一就是“拥有与其申请变更的经营范围相适应的文物拍卖专业人员(包括陶瓷器类、玉石器类、金属器类)”,也就是目前卡住上海14家企业的规定。

这样一来,一类文物拍卖企业的资质就变成了“5人+3证”。

但行政许可还在“加码”。2011年,行政部门又要求5人“年龄不得超过70周岁”,并要求5人不能具有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身份。而根据行业《职业道德准则》,在职文博系统工作人员不能担任拍卖行顾问。这么一来,拍卖公司能找的人简直凤毛麟角,只能聘用年满60周岁、不满70周岁的博物馆退休人员。于是很多拍卖公司为了达到年审,不得不到偏远省份“买专家”。而这些身在外地的专家,对于实际的拍卖业务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如此一来,旨在“规范市场”的行政许可,只起到提高行政门槛的作用。

而“考三证”的弊端,不仅在于向中国拍卖协会交“培训费”和20%的通过率严重影响企业发展,还在于业内普遍认为:“三证”与现实业务脱节。作为“三证”之一的“金属器类”,其实就是青铜器文物拍卖,因为法律限制等原因,拍卖企业鲜少涉及这项业务。强制行政规定必须有“三证”,不啻于要求所有医院都必须有脑外科专家,否则就不能开业。

从法定的“有文物拍卖专业知识的人员”,到细化为“5个高级职称人员”,再到“5人+3证”,再到必须5人不满70周岁,再到今年要求老企业也要服从此规定。“政策”年年收紧,法律年年被“创新”,让市场主体陷入无所措手足、如履薄冰的境地中。这种法律不变,但行政许可门槛却年年抬的做法,是很多行业的通病。

李克强总理曾多次强调依法设定行政许可的重要性;各政府部门也推出了“权力清单”以限制审批扩权。从文物拍卖企业年审的现实来看,改革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