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特约作者 李玮

市场期待已久的沪港通将于11月17日登陆A股,这真的会给A股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吗?笔者认为沪港通本身是双刃剑,利好与利空都非常明显,尤其是随着沪港通正式推出前期,利好出尽是利空的风险不得不防,要搞清中长期利好和短期利空的对比。

热钱已经提前伏击沪港通

沪港通背后的热钱逻辑是需要股民重视的。近来海关公布的内地出口到香港和香港方面公布的从内地进口的数据出现很大差异,笔者认为这背后揭示的就是热钱的提前流入。首先从增速看,9月对港出口增速为34%,而香港统计处公布的9月香港从内地进口的增速只有5%。从数额来看,两项数据之间的差额9月份为135亿美元,约为今年前8个月平均月度差额的两倍。这被认为是虚假贸易和热钱流入的证据。

因沪港通消息刺激而备受追捧的RQFII,在近期出现了明显的撤离,A股ETF近期遭遇赎回现象严重。香港交易所网站披露的公开信息显示,在港上市的RQFII A股ETF10月份呈现净赎回态势,资金流出仍在继续,调仓动作明显。截至10月底,三只主要投资A股的RQFII ETF基金南方A50、博时A50以及华夏沪深300当月均处于净赎回状态,总规模减少48.98亿港元,其中南方A50遭遇赎回的份额最大。

沪港通的三个阶段

按照沪港通逐步推动来看,其价值点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AH股折溢价关系。今年7~8月份时恒生AH股溢价指数刷新90.59点的8年新低,这样的背离就会形成套利机会。而随着近期A股的反弹,可以说第一步AH套利价值已经基本体现,后期套利空间并不大了。第二个阶段是套利空间结束后带来的价值纵向挖掘。沪股通股票范围集中在上证180、上证380成份股和在上交所交易的AH公司股票,笔者认为在H股方面相对稀缺的品种显然存在港股资金追捧A股相关品种的机会,比如说品牌医药、高端白酒、石油资源等,对应的个股如片仔癀、云南白药、五粮液、贵州茅台、海油工程等。这一阶段价值没有第一阶段那么快速,是相对缓慢的。第三阶段是价值深度挖掘。由于两地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差异,A股投资者倾向小盘成长股,而港股投资者偏好价值、高分红股票,从而导致两地市场对同一行业和同一公司出现完全不同的估值。沪港通的推出,将在一定程度上收敛两地估值差异,也会引导资金形成特性化投资,就如同2006和2007年由QFII刮起的资源股炒作之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