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松

包括上海、湖北两地画家水彩画的“水·视界之长江记忆”是一个很小的水彩群展,但它应该是一个视界宏阔的展览。这同时也是两个择水而居的大城市之间关于水彩创作的对话。它或可溯及既往,又必须面向未来。在当下多元文化语境里,水彩创作及其审美取向无可避免地为市场和当代艺术两股浪潮所系:水彩创作该当何为?

正在上海古北新区明画廊的这一展览呈现了一个特别的时间节点和时间序列,50后和70后成为展览的主角。这里反映了起承转合的历史进程的契机。与此同时,在明画廊展出的这个展览也是一个重要的空间节点和空间范畴的某种指代。海纳百川的上海与九省通衢的武汉,当长江水系之扼冲,并成中国水彩创作的重镇。统而言之,中国水彩的过去、现在、将来,其实与这两个城市紧密相连。

中国水彩的重要发展期——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趋向成熟,水彩变革的先锋思潮发轫,以平面构成的设计元素和硬边艺术融入水彩创作,成为各自地方性特色风格的显著“符码”,一领风气之先。在湖北,刘寿祥即是担纲者之一。在上海,应海海的石库门水彩不仅表述了海派文化建筑的题材符码,更突出了从另一层面揭示都市文化记忆和都市性的个性视角。而李锡华以逆光为表现的创作视角,则让他成了海上水彩界追光逐影的影舞者。他的作品脱胎自写生的光影题材,并与主观意象相融会。同样,作为自然风物和社会景观一个冷厉的“观察者”,陈勇劲则是将绘画性的思考融入对表现物象近乎苛刻的“观察”中:从老家什到一块石头乃至宏阔场景的转换与表现,不是视域的简单转换与表现,而是景观背后人文关怀和文化根性的追索。邓涵与万琼是70后生人,他们更倾心于水彩本体的思考。以水色交融、渗化、肌理以及画面的构成性,塑造他们作品视觉趣味的表征。而显然,他们的关注点更聚焦于超越和提炼材料与媒介的属性,表述和阐释客观物象存在的图像学意义。重要的是,他们与当下语境和当代艺术的连接为水彩创作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个案样本和思考面向。绘画创作领域的世代交替诚然不是一个自然时序的过程,但无论如何,不间断的创作总会注入新鲜的气息。

与其说“在水一方”乃是上海、湖北两地的地理所在,不如说,这是地域文化特性的标识。从汉江到黄浦江一脉相连,水文化的涵咏就是变动不居、海纳百川的精神,那么,这两个中国水彩重镇之间水色物语的双城记就无疑为未来的交流激荡开启了宏阔的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