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舟桥   荷兰鹿特丹医学中心博士研究生

近日参加欧洲结直肠大会,来自全世界的大约1500名结直肠外科医生齐聚慕尼黑,探讨结直肠外科学的最新进展。跟往年的大会一样,这次大会讨论得最多的一个关键词,还是证据。

外科最经典的医学证据包括某种手术方式对于病变组织的切除程度,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等。许多结直肠领域的大家在大会上报告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证据,主题是“当创新遇上传统”。这里面有些证据支持传统医疗技术,而有些证据则鼓励创新技术的应用。

证据有那么重要吗?套用丹麦外科学大家劳勃格在大会发言时的一句玩笑:外科医生其实并不喜欢证据,因为没有证据的话他们就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了!此话一出,全场哄堂大笑。但其中的苦涩大家只有自己清楚。

没有证据时,能留给医生的就只剩下“经验”。可是经验往往是靠不住的,很多时候经验并不能让我们看到事实真相。外科大夫或许能够凭借经验知道手术是否成功,但人类记忆的局限使得我们很难了解到手术对患者疾病长远进展有何影响。这次大会就有医生报告发现某种治疗方法虽然短期可以缓解病人症状,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增加癌症复发可能——台下哗然。

医生治病需要证据。因为有了证据,他们才能够了解很多无法依靠经验获取的事实真相,才能给病人提供最有科学依据的医疗服务。这次大会报告中有几个讲演者提供了一些疑难话题的最新研究证据提示医生原来使用的常规治疗手段效果并不好,需要改进。但问题是因为证据水平不高,因此结论并不确凿。

这可把台下的听众们给急坏了。听众中有人质疑说:这样的证据让人怎么相信?讲演者也很无奈:我们也没办法啊,这已经是目前能够找到的最好的证据啦,我们把这些数据报告出来就是想启发大家一起找更好的证据!

不仅西方人着急要证据,其实中国人也需要证据,而且需要国人自己的证据。尽管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和处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共享,无论是荷兰人还是中国人,碰到结直肠癌症都应该想办法早发现早切除,但对于另外一些疾病我们就未必能够套用西方人的研究结果。例如结直肠息室炎,西方人一般多见于左侧结直肠,但在亚洲人里却以右侧见多。这次大会开会时就有来自亚洲的医生问台上的演讲者对亚洲人的某种疾病的治疗有没有什么意见。台上医生的回答很苦涩:很抱歉,没有。

为什么没有证据呢?因为缺乏临床研究。说到这里大家或许会想接下来作者是不是要开始黑中国了。很可惜事实并非如此。这一现实状况肯定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作为一个刚入门的医生而言,很难透彻理解。做临床研究实在是受到太多条件约束,这些抱怨我们放在下期专栏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