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12月16日讯 以“重建改革生态”为主题的2015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今日举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在财税理念与现实的距离论坛上表示,实施新的《预算法》推进预算公开透明,在当前和今后有六项工作要做。

第一,是推进预算全口径公开透明。

第二,是推进预算全方位公开透明。

第三,推进预算全过程公开透明。

第四,拓宽预算公开透明的渠道。

第五,提高预算公开透明的质量。

第六,强化预算公开透明监督。

以下是文字实录

所以我以为实施新的《预算法》推进预算公开透明,在当前和今后有六项工作要做。

第一,是推进预算全口径公开透明。因为新的《预算法》规定我们的预算有四本账,一个是一般公共预算,一个是政府基金预算,一个是国有资本金预算,一个是社 会保险基金预算。相应的人大在审议这些全口径预算的时候,社会公众在了解政府预算的时候,就不再像原来的一般公共预算了,所以需要了解全口径预算的内容。 就包括这四本预算里收支情况,也包括政府的债务规模结构等债务信息,还包括政府预算和部门预算的执行调整情况。

第二,是推进预算全方位公开透明。我们知道我们的预算是分为中央、省、市、县、乡五级预算,预决算信息和内容也包括管理体制、分配政策、编制程序,以及收 支安排、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等。所以,推进预算全方位的公开透明,不仅要推进中央预算公开透明,也要推进地方各级政府的预算公开透明,不仅要推进预 算管理体制、分配政策、编制程序公开透明,也要推进财政收支安排、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公开透明。不仅要推进预算调整、决算的透明,也要推进部门预算 决算报表透明。不仅要推进预算活动公开透明,也要推进预算绩效信息公开透明。不仅要推进一般的财政收支公开透明,也要推进“三公”经费开支透明。

第三,推进预算全过程公开透明。预算流程包括预算编制、审批、预算执行和调整以及预算,这些在预算编制环节还要经过现在的两上两下。在预算审批环节还要经 过初步审查、正式审查和表决批准。我国目前预算编制审批基本上是在各级财政部门与经费使用部门,包括预算部门和预算单位,以及同级人大和人大常委会之间进 行。公民参与预算编制审批里讨论的制度性途径并不多,新《预算法》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人大代表、社会公众参与预算过程进行了一些规定,我们要依法切实 推进以公民参与、人大审批为基础的预决算决策民主化,将公开透明贯穿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回应公众要求,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第四,拓宽预算公开透明的渠道。目前,预算公开途径比较分散,预算信息和内容碎片化,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了解预算情况存在不便,新《预算法》对此没有作出 规定。所以,各级人大应当依法进行探讨,应当探索例如各级人大可以探索建立公开平台,例如广东等地就是人大财经委与政府的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审计部门联 网,实时调查财经收支的动态。人大设置专门的栏目,实时公开预决算信息,“三公”经费等,定期组织财政税务机关对人大代表和公民解疑释惑,甚至可以提前将 预算草案挂在网上,在人大进行初步审查时,也让老百姓来参与。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也可以尝试建立政府向人大按季度或者按月来报告的制度,各级财政部门应将 预算决算以及其他预算信息及时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总体的政府预算文件,在官方网站和公开刊物上完整公布,以便社会公众查询。同时,还要发挥社会舆论媒体的 监督作用,通过充分讨论、各个观点的辩论,来提高公众参与政府预算的积极性,推动政府预算的全面规范公开透明。

第五,提高预算公开透明的质量。新《预算法》明确规定,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收入分为项目四级,支出分为三级,但目前我国预算信息披露主要按功能分类,很多组 多只能公布到款,各级政府预算都没有按照经济性质分类进行公布。很多地方往往对外只公布了几张收支简表,所以提高预算公开透明质量必须在细化预决算公开内 容、扩大预决算公开范围上作文章,与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调整相适应,来修改完善相关的政府会计制度,使政府收支信息的记录反映更加准确,更加合。除了上级信 息用,政府预决算支出全部公开到分类的项,探索按照经济分类公开到款,要大力加强政府各级预算信息提供能力建设、提供更加多样、通俗易懂实际有用的预算信 息。

第六,强化预算公开透明监督。预决算公开透明现在看来不是个技术问题,而是敢不敢公开透明,愿不愿意接受人大和人民群众监督的问题。所以,需要构建人大、 舆论、公众等各方主体参与的全面预算监督制度。对于存在的问题和询问,各级人大准备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和公民开展专题询问,例如我们明年12月份将要对6月 份国家审计署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对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查出情况,请国务院在12月份向人大常委会作出报告。这样,对典型案件也要进行追究。同时,还可 以通过新闻媒体报告曝光形成舆论压力。

只有这样不断地督促,落实《预算法》有关公开透明的制度才能够真正得到落实,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理念也才能够与现实少一点距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