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蕾蕾   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主任医师

楔子

安东尼·高迪,西班牙著名建筑家。巴塞罗那几乎所有最具盛名的建筑物都出自他一人之手,被称作建筑史上最前卫、最疯狂的艺术家。

高迪1852年出生于巴塞罗那附近的小城雷乌斯,家里是世代做锅炉的铁匠。终其一生,高迪都极力地在自己的设计当中追求自然,在他的作品当中几乎找不到直线,大多采用充满生命力的曲线与有机形态的物件来构成一栋建筑。他的作品表现出极为强烈的个人风格,对之后的现代设计乃至于后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许多养分。

高迪终生未娶,除了工作,没有任何别的爱好和需求。1926年6月7日,高迪完成当天圣家族教堂的工作去做礼拜的时候,被一辆电车撞倒。衣衫破旧的他被误以为是流浪汉,三天后去世时,人们才发现他竟是高迪。为高迪送葬的队伍蜿蜒绵长,巴塞罗那市民把他安葬在他未完成的圣家族教堂地下。

1.小球

黄小桉看着手中这个若隐若现的透明小球,心中惊讶极了。

巴塞罗那的七月虽然没有上海那样酷暑难当,但室外一样骄阳似火。不过,身处米拉之家那著名的呈现抛物线形状的拱顶中,幽暗的环境让人心静自然凉。黄小桉趁着来西班牙开欧洲神经病学年会的机会,怎么可以放过瞻仰传奇建筑师安东尼·高迪的作品呢?这不,上午做好会议口头发言后,黄小桉沿着老早就计划好的线路,来到了巴塞罗那商业主干道格拉西亚大街上。远远地就看到米拉之家那极富特征性的阳台栏杆,富有创意的花纹映衬着石材墙壁,的确名不虚传。米拉公寓的屋顶高低错落,墙面凹凸不平,到处可见蜿蜒起伏的曲线,整座大楼宛如波涛汹涌的海面,富于动感。虽然,这座久负盛名的房子里里外外都显得非常怪异,甚至有些荒诞不经。但高迪却认为,这是他建造的最好的房子,因为他认为,那是“用自然主义手法在建筑上体现浪漫主义和反传统精神最有说服力的作品”。黄小桉在买票之前,先围绕着米拉之家往返徘徊了三遍,但是一张照片都没有拍摄。这样精彩伟大的艺术色彩,岂是个人的傻瓜相机能够囊括得下来的呢?如此喷薄如泉涌的天才设想,真不晓得是怎么诞生在这个在巴塞罗那土生土长的建筑师的脑袋里的。

售票厅很小,只有两位工作人员。那位金发雪肤的姑娘把找的钱递到黄小桉手里,指了指入口。其实米拉之家开放的区域很小。通过一个相当窄小的电梯,黄小桉直接来到了屋顶。屋顶上颇有一些奇形怪状的突出物,有的像披上全副盔甲的军士,有的像神话中的怪兽,有的像教堂的大钟。这是特殊形式的烟囱和通风管道。黄小桉请旁边的游客帮忙拍了两张留念的照片,然后通过一扇小门下的旋转楼梯,下到这座建筑物的拱顶中。拱顶相对黑暗。尤其刚从炙热明亮的屋顶下来,眼睛花了两分钟才适应拱顶中的光线。这个宽敞的拱顶,是米拉之家的标志,整个形态就好像一条大鲸鱼的骨架,从墙面上对称整齐地伸出一条条好像肋骨一样的支撑结构,最大限度保证了整座建筑的稳定性。一百年前的红砖,码得整整齐齐,仿佛中国尚未展开的折扇。

现在的拱顶已经被改造成了展览厅,分别以高迪的著名建筑作品米拉之家、巴特罗之家、奎尔公园、圣家族教堂等作为主题,从建筑学和美学角度,以模型、文字、视频的形式予以展现。整个大厅色调灰暗,仅有的光线是照映着展台以及模型的灯光、电视屏幕,此外就只有地上小小的射灯了。黄小桉随着旅客人流逐一欣赏。有时候仔细研究建筑模型的剖面,有时候驻足观看视频。视频的色彩也是仿古的,让人在了解历史的时候,心中不由自主感慨时光的悄然流逝。斯人已去,此地只剩他设计和监制的楼宇。

前方就是出口了。黄小桉恋恋不舍地回头。那幽暗高大的穹顶,从此即将告别。美丽的巴塞罗那,居然从上海没有直达的飞机,要从巴黎戴高乐机场辗转前往,历时15个小时才能到达。这么远的地方,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再来游览。她回望着,脚步慢慢挪动,一脚踩上了地面的射灯,周围的光线更加灰暗了。沿着楼廊的地面两边,最靠近墙面的地方,每隔大约三四十厘米就有一盏射灯,从下而上发射黄白光芒。射灯的表面覆盖着钢化玻璃。射灯不大,覆盖的圆形钢化玻璃不过茶杯盖子大小。一脚踏上去,这方圆约一米的范围内立马变得幽暗。黄小桉赶紧抬起脚。随后心中忽然调皮起来,她又把脚踩上去,看那黑暗中,墙面与地面的交接处,发出一根根弧形向上的红砖支架,简洁而有力。高迪真是个天才,也只有他,无师自通地想出这样的支撑结构,让这座百余年前的大楼稳如磐石。黄小桉忍不住伸出手去摸了摸那弧形红砖支架,粗糙的表面,凉凉的温度。她的兴致更加高了,索性一步踩一个射灯,沿着墙角往前走。光线随着她的身影忽明忽暗,墙上有她恍惚摇曳的身姿。

就在那个瞬间。黄小桉的双脚同时踩住了前后两盏射灯,前后的光线都被她遮蔽了。在黑暗的墙角,在两个弧形支架之间的缝隙里,她仿佛看到有一点光芒在闪烁。咦,是什么呢?她继续牢牢踩住地面射灯,盯着那个墙角看,又没有动静了。嗯,是在黑暗中呆久了眼花了吧。黄小桉看到前面一对相互搀扶的白人老夫妻在看着她笑,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实在是太孩子气了。她不好意思地对他们也笑了笑,站直身体,准备出去。

已经走到出口,黄小桉的心里忽然悸动了一下,她问自己:刚才确定是眼花了吗?反正时间还有富余,不妨再去看一下。她扭头回到刚才那个地方,继续用双脚把地面的两个射灯踩住,目光盯着墙角方向看。啊,真的!又有一点微弱的光芒轻轻抖动了一下!她按捺住好奇的心情,缓缓伸出右手,轻轻抚摸那里的红砖,真的有东西!一个小小的、圆圆的、冰凉的、非常轻盈的球体滑入她的掌心。她缩回手臂,移开脚步,在射灯的光芒下,面对墙角仔细端详,是一个完全透明的小球,大概临安小核桃那么大,静静地托在她的掌心。透明得那样纯粹,如果没有光线的折射,几乎看不出这是一个小球。

这是什么?小水晶球吗?米拉之家是西班牙的重点建筑保护对象,早在1984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的每一个方寸,都应该被工作人员了如指掌,怎么会遗漏一个小水晶球在这里?嗯,然后接下去怎么办?上交给这里的工作人员吗?黄小桉左顾右盼,没有人注意她,大家都在安静地欣赏着高迪的建筑美学。她心中歹念横生,反正是我捡的,一个小球也不算啥,权当是我西班牙之行的纪念品吧!她装作若无其事地把手往牛仔裤口袋里随意一插,那个小球顺势滑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