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未来一段时间内针对金融行业会进行哪些改革?就上述问题,在3月21日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上,与会嘉宾畅所欲言。

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进

在3月22日的主题演讲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首先强调,尽管中国的货币政策是稳健的,但是改革开放的步伐还是会进一步加快。针对颇受社会关注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周小川表示:“我国在此方面已作了一些准备,而且会进一步推进,我们也欢迎各方对人民币进行评估,对我们的改革给予推动。”

周小川透露,在今年,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最后一年,中国将通过各方面改革的推进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具体来讲,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使境内外的个人投资更加便利化。目前,该方面已经有了一些进展,但是在相关法规条例及自由程度上还有缺陷。国内居民到海外投资证券或其他金融产品以及外国居民通过QFII投资中国金融市场的产品,都正在进行改革。其次,资本市场会更加开放。最后,现在正在准备新一轮的《外汇管理条例》修改工作,在这次修改过程中也会考虑有关方面提出的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变成可自由使用的货币的要求。

针对货币政策,周小川表示,我国前一段时间出台了一些新的流动性管理以及信贷总量管理的工具,使流动性管理的工具多元化。但他强调,即使这些工具加在一起,总体信贷扩张的速度或者说货币供应总量扩张的速度,也就是广义货币的扩张速度,仍旧是相当稳健的,大幅度低于经济刺激计划期间的扩张幅度。周小川表示:“新常态下的稳健货币政策,就是货币政策一方面要支持经济增长,考虑经济增长的新特点,同时,也要促进结构改革,如果实行过于宽松的政策,对于结构改革也许是不利的。”

金融创新与防范风险并重

谈到金融业改革,自然离不开金融的创新,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强调,事实上,产品创新是最浅层次的,组织、思想、概念、制度以及法律上的问题,才是目前创新不足的根源。金融创新需要一个平等自由的市场。对此,易纲表示:“我国正在试图创造这种环境,比如我们在和美国、英国谈BIT(双边投资保护协议)的时候有一个达成一致的共同前提,就是我们按照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来谈BIT,这就是说中外资企业应当是平等的,我们应该从正面清单转向负面清单,让更多的投资可以自由准入”。

在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看来,金融创新已是必然之举。他谈到,新常态下更需要金融的创新,市场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办法解决新的问题。同时,创新必须有所作为,但又不能过度。田国立从“一带一路”相关的金融创新谈起,认为未来的创新不仅仅包括产品的创新,更多的是战略上的创新。另外,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除传统商业银行需加强创新以外,还需要基金、保险、投资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共同推进,才能实现改革。

金融创新受到关注的同时,与之对应的金融风险监管也同样成为焦点。易纲认为,资本金、杠杆率、系统性风险以及信息方面的收集、系统的建立和对统计数据的监测,是监管者最为看重的。法国巴黎银行董事长陆沵嵩在发言中称,有些银行非常具有创新力,但创新的同时面临了太多的风险。他认为,金融有序运行的前提是安全,安全意味着可控、可管理,意味着透明,也意味着可预见性,而银行的职责就是要把创新与安全这两个原则很好地结合起来。

资本项目开放应审慎推进

对于备受关注的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表示,2014年我国的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比较快,未来,资本将拥有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权利。“今年我们很可能会推出深港通,在自贸区,特别是上海自贸区,可能开展更大程度的资本项目可兑换业务”。不过陆磊也表示,任何的资本流动或要素配置都自然而然地会产生风险,所以在资本项目开放进程中,审慎的、稳健的、渐进式的安排应该是符合逻辑的。他透露,未来可以预见的政策取向大概有三个方面:一是转变境外资本的流动管理方式,在推进便利化的同时,从正面清单转向负面清单;二是推动资本的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的可兑换程度,取消资格和额度审批。在条件成熟时将相关投资便利扩大到境内外所有合法机构,严格建立QDII;三是宏观审慎管理,建立健全宏观审慎条件下的外债和流动管理体系,提高可兑换条件下的风险管理水平。

陆磊还谈到,如果实行资本项目可兑换,需要一个非常强健的、审慎的、微观的金融体系,包括市场体系和机构体系。在市场发育、机构发育层面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即基础设施建设,所以,要加快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覆盖主要地区高效安全的人民币跨境支付和清算体系,配合“一带一路”战略,支持境内机构使用人民币对外贷款和投资。另外,通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可以更加便捷地识别整个资本流动的流量、流向,实行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