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股所谓的“公务员跳槽热”现象引起关注。事情源于智联招聘于3月底发布的《2015春季人才流动分析报告》,根据相关大数据的抽取发现,自今年2月25日至其后的三周时间内,全国范围内有超过1万多名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通过该网站投递出求职简历,跟2014年同期相比增幅达34%,位居跨界跳槽者中的“最活跃群体”。由此得出的分析结论认为,当前新一波公务员跳槽热已经开启,而且还指出当前反腐败热潮是驱动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公务员跳槽现在到底有没有真正“热”起来,仅凭这份报告恐怕还不足以完全支撑。即便是公务员跳槽真的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成为一种现象,把原因指向反腐败这个大时代背景,也很可能有些牵强,属于过度解读。毕竟,在这个社会更加多元开放的时代,引起人才资源流通的因素太多了,市场大门的打开,也足以吸纳每个人的目光。

更何况,就算“公务员难当”的确让一些失去“权力寻租”空间的公务员选择换岗,但是,比起狂热的公务员考试热,比起其他行业领域内早就频繁出现过的辞职风潮,“全国范围内有超过1万多名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投递求职简历”,也很难用“热”字来形容。要知道,早在2013年底,全国公务员总数为717.1万人。而且,那还只是“在编”的公务员,不包括那些广义上的公职人员,以及事业单位人员。可以说,当前公务员群体在人才流动大潮中属于固化板块,人们关注的“公务员跳槽热”,从某种意义讲,还是一种公务员职业生态僵化呆滞与劳动力市场活跃形成的反差。

从这个意义讲,现在的确需要真正的“公务员跳槽热”,来盘活这个领域的人力资源,来对整个社会人才活动起到激发作用。当前,也必须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判断,即公务员是一种身份,而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权力,公务员应该和其他职业一样,作为社会分工的一种,需要在社会流动和市场流通中成为润滑剂,而不是一块固化的坚冰。正是因为没有“能进能出”的机制,公务员在人才市场无法形成有序流动,这样,既不可能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还会给社会公共治理带来一些问题。

长期以来,拥有公务员的身份,就等于端上“铁饭碗”,甚至是“金饭碗”,这已经成为一种共同感知。对公务员身份的追捧,在中国已经近于疯狂,公务员这份职业已经被打上了深深的“终身制”烙印,有研究生甚至喊出“死也要死在编制里”。尽管其中包含的弊端一再招致诟病,但是,受“官本位”观念的影响,受相关体制的捆绑,在这个领域实现人力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始终无法摆脱“肠梗阻”。

其实,公务员“辞职潮”过去也曾出现过。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公务员停薪留职,包括直接辞职下海,就曾有过“现象级”表现。比如,在1992年,有12万公务员辞职下海,1000多万公务员停薪留职。问题是,由于政府权力没有得到应有收缩,无所不能的“大政府”扩张效应,最终又驱动着“官本位”形成重大回潮。随着《公务员法》自2006年1月1日起生效实施,尽管全国各地在公务员“入口”基本做到了凡进必考,但在“出口”方面,却没有形成一种制度激励,由此就形成了能进不能出的“口袋效应”,造成这个体系机构臃肿,人力资源僵化,甚至有些人慢慢变得无所作为,混吃等死。

人才必须充分流通才能真正盘活。要打破公务员“能进不能出”这块坚冰,必须既有法律制度支撑,又有市场力量激发。《公务员法》也规定,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但是,这种公务员聘任制由于不具备普适性,而且缺乏相关配套细则支持,在现实中很难得到有效实施。事实上,虽然广东深圳、浙江义乌等地也进行过落地试点,但所取得的收效,也多是寥寥几人,行而不远。可以说,打破公务员终身制这一“铁饭碗”,需要改革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进行制度推进。

而现在,不管是国家政策背景,还是现实市场环境,都正在提供一个难得的机遇。一方面,国家对公务员队伍的治理力度,让公权力必须更加公开透明,这无疑让公务员群体能够更加主动地去权衡应该选择怎样的人生才能更有价值;另一方面,一个更加开放的时代已经来临,一个新的市场环境和职业生态已经渐然形成,特别是受互联网思维影响,面对太多的新兴产业,其中的挑战和机遇,无疑在吸纳着每个人的目光,公务员当然也不例外。在政策和市场的两股力量推动下,现在,建立真正的公务员“能进能出”机制自然应该迎来重大转身。这就要求,当前必须把公务员“能进能出”机制纳入到改革的制度框架下,纳入到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视野下,将公务员队伍置于整个社会的人才市场中,来充分发挥每一个主体的能动作用,使人才效能在流动配置中发挥最大价值。也只有彻底的制度改革,形成一个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的有效机制,才能促进公务员有序流动,真正还原公务员作为劳动的身份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