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称,正式批准由人民银行有关单位提出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三大政策性银行改革方案。

从对三家政策性银行改革方案的具体批复中可以看出,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强化资本约束机制将成为此次政策性银行改革的亮点。

过去,政策性银行在支持国家特定领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经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融资渠道过于单一、不良资产率高、盈利能力差、经营理念落后、腐败问题较严重等,而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于治理结构不科学。因此,引导政策性银行建立相互制衡、决策透明的现代企业结构、按照市场规律运行成为此次改革的重中之重。

其中,融资渠道市场化即是政策性银行改革的方向之一。长期以来,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三大政策性银行的主要融资渠道包括财政融资、向中央银行借款、发行金融债券、境外筹资、业务范围内开户单位的存款等,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市场化发行金融债筹集资本。然而,金融债这种融资手段目前面临重大挑战。

一方面,金融改革的进程需要打破金融债背后的国家隐性担保。这是因为,此前在市场上流通的包括国开债、农发债等在内的政策性银行债券往往以国家信用做背书,被视为“准国债”,其融资成本相对降低。但是,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隐性担保正在逐渐退出。事实上,隐性担保的存在只能使债务风险等问题得到暂时抑制,并非长远之计。相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让国家隐性担保逐步、有序退出或将成为债务经济盲目扩张的刹车剂,促使健康的金融市场形成。如能合理引导、有效控制,稳步释放市场风险,有利于政策性银行的长远发展,也能防止刚性兑付最后演变成系统性风险。特别是目前,人民银行已经正式推出了存款保险制度,信托、债券、理财产品等刚性兑付打破预期也不断上升。在这一背景下,政策性银行可能将不得不按照市场规则发行债券,低利率筹资的渠道或将收窄。

另一方面,政策性银行发行的金融债面临成本收益倒挂的窘境。随着近年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流动性收缩,政策性银行发债成本不断攀高。例如,2014年1月14日,国开行招标发行的三年期、五年期、七年期和十年期债券利率均高于5.68%,而国开行2012年年报给出的全部生息资产收益率为5.64%。这意味着政策性银行面临着成本与收益逐渐呈现倒挂的挑战。事实上,2013年,部分政策性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已出现流拍现象。因此,创新发行方式以拓宽融资渠道,对于政策性银行也可谓迫在眉睫。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渐增、产能过剩桎梏长期存在。在这一大背景下,稳增长、促投资就成为了政策性银行肩负的重任。现阶段,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以及新型城镇化等重要战略,都需要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而政策性银行的长期稳定发展无疑是重要的先决条件。

具体而言,国开行将通过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定位大力支持“三驾马车”之一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出口银行重点对进出口进行补贴、对进出口企业进行信贷支持,稳定进出口贸易;农业发展银行为农业增收提供资金支持,活跃农业生产、消费活动等。

因此,欲使政策性银行在支持外贸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服务“三农”、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等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强调发挥三大政策性银行的开发性职能以及政策性职能外,还需通过健全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融资渠道等方式,显著增强政策性银行的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稳步提升其金融服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可以预期,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政策性银行也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为稳增长、促投资等宏观战略服务,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当然,在强调其重要地位的同时还需明确,政策性银行决不能为了暂时的“增长”而不考虑资金的成本与收益,而应通过市场化手段,合理融资投资,让资金发挥更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