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传出消息说,姜文打算改编作家张北海的小说《侠隐》,是为其电影系列“北洋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初闻此消息,很是高兴。因为我是“张粉”,不是张爱玲的张,是张北海的张。虽说早在8年前,国内已引进张北海作品,自《侠隐》以迄其纽约随笔系列三种,皆有面世,但我敢说,张北海在国内的知名度仍旧是一位小众作家。

这位现今隐居纽约的隐侠,本名张文艺,祖籍山西五台,1936年生于北京。1949年随家人前往台湾,是知名学者叶嘉莹先生的弟子,1962年往洛杉矶继续深造。此后赴纽约,考入联合国,专职翻译与审校达二十余载。自20世纪70年代起,张北海开始陆续撰写有关纽约生活的散文随笔,竟然成为那个时候初抵纽约的华人了解纽约的第一手资料。就是这位纽约客笔下的文字风光,俘获了一大群张粉,陈升的老嬉皮一曲为他而唱,文坛大佬王安忆、王德威、陈丹青、张大春、骆以军也纷纷视张北海为华语文坛的一支健笔,就连奇人钟阿城也宣称“迷恋”张北海的风度。如今姜文宣布要将张北海的小说《侠隐》搬上荧幕,如我这等张迷当然额手称庆,希望越来越多的朋友知道张北海,喜欢张北海。

话说《侠隐》虽说是一部武侠小说,但并非我们读惯的那种,只是乒乒乓乓、乱打一气,抑或争夺武林盟主、寻找失落神器之类。就故事论,《侠隐》甚是简单,讲的是1936年一个从美国回到北平的青年侠客,为了5年前的一宗师门血案,苦寻仇人并最终成功复仇的故事。其中的武打情节也并不很出彩,要是抱着瞧热闹的心思去看这部作品,怕是会失望。可好玩处就在这里,饶是这般斯文的武侠小说,竟然一样有让人手不释卷的迷人之处。

这即是张北海笔下的旧京风物。

有评论家指出,这则侠义故事中最不能叫人忘情的即是1936~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的北京人事。这里有山雨欲来前的宁静,有街市喧嚷里的庶民日常,也有在四合院天棚底下坐着啜饮威士忌的洋人,换言之,在快意恩仇的侠义故事里,其实处处可见那个中西混杂、新旧交并的老北京,蕴蓄着衣食住行的生动细节与你来我往的人情世故,而这些旧京日常适足与《侠隐》的电光火石形成强烈对比。

于是我们会看到四合院里的安逸闲适,大饭店里的觥筹交错;看到庙会堂会的旧时规矩,年节习俗的人情应酬;看到黑道白道的掌故逸事,秋冬春夏的四时流转,凡此种种,让人读后大呼过瘾,一如阿城的推介语,“果然好看”。这种好看,是带有体温的好看,是大时代里最真切的质感,好比小说里写到的洗头的女人,“她上身只穿了件白坎肩儿。双手按着头,露着两条白白的膀子,和夹肢窝下那撮乌黑的腋毛。胸脯鼓鼓的。微湿的坎肩贴着肉”。

可是,不论我们如何为张北海笔下的旧京风物拍案叫好,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是一段回不去了的时光,而中国的旧式武侠也一如这民国北京,渐行渐远,终至湮没难彰,难怪王家卫的《一代宗师》激起千层浪,叫人唏嘘不已。

这倒是让我想起中国文化传统里的武侠究竟是如何的。秦汉时的侠,要不活贼匿奸,鸡鸣狗盗之徒;要不大肆结交宾客,形成政经势力,干些铸钱、掘墓、杀伐等不轨之事。因此,韩非子在《五蠹篇》中猛烈抨击侠,认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所谓的侠不过是些“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之人。写《汉纪》的荀悦更认为游侠、游说、游行皆“德之贼”也,世间烦乱皆因这三者而生。即便对侠存有好感的司马迁,写《游侠列传》亦不忘点明“行不轨于正义”,可见,在早先为侠并非什么光彩事。

但何以这并不如何光彩的侠,此后却日为人所重,文艺作品多对侠客揄扬有加。依《史记》的分类,侠客有“卿相之侠”如孟尝君辈,亦有如朱家、郭解之流的布衣之侠,太史公显然对后者更有好感。因为相较手握重权与厚财的孟尝君之辈,“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的闾巷布衣之侠更其可贵。这种可贵,一是因他们能以一己之力解人缓急,更是因为他们“救人于厄”而“时扞当世之文罔”,换言之,布衣之侠每因行侠仗义而触怒当道。

而为避祸全身,历来真正的侠客多是隐侠。《无双传》里头的古押衙“居于村墅”、《兰陵老人》里的兰陵老人“埋形杂迹”、《红线》中的红线女一旦行侠成功即“亡其所在”。行侠后飘然远引,既不接受答谢,更不厕身庙堂,来亦布衣,去亦布衣。他们很清楚作为侠客的自己始终与庙堂中人走不到一起,江湖才是他们真正可靠的容身之地。千百年来的专制中国,人们借“江湖”一词寓托了对专制权力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人生而平等的想望。

虽然侠客们每多隐避,可因其急公好义的热肠与因义立节的心志,使他们所到处皆荡涤尘埃,人人莫不愿引颈相交。这种兀自勃郁的人格魅力自然吸附了一大群拥趸,获致常人不可获致的巨大声名。此等至正至大的手面与魄力无形中也摇动了传统的阶层等级,更甚者会对现行权力产生冲击。所以,历来享有大名的侠客要不成为朝廷的民间变种,要不就得刻意逃脱声名,以求保全。有意思的是,真正逃名逃得彻底之人,反倒往往名声在外,这就是古人所言“惟无名,故可偏得天下之名名之”。

换句话说,真正的侠客从来不会让自己置身聚光灯下。成天吆喝自炫的,不是侠客,是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