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俄罗斯,很多中国人马上会联想到“熊”:身躯硕大、禀性凶猛,有时候又憨态可掬。俄罗斯人也很喜欢熊的形象,古代甚至视之为民族图腾,现任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的标志,就是一头北极熊。

但现在的俄罗斯国徽上,作为国家象征和文化图腾的,却是一只鹰,而且是一只“双头鹰”。这又有何独特渊源和内在含义呢?

盘旋欧亚上空之鹰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热拉尔·德·内瓦尔(1808~1855年)曾说过:“国徽是历史之匙。”

据史料记载,俄罗斯国徽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472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庭公主索菲娅为妻。当时,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已于1453年灭亡,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罗斯诸城,成为东正教的最后支柱。这桩豪门之间的婚事,背后大有深意。

原来,罗马天主教教会一直试图将分裂千年的天主教和东正教合二为一,建立一个听从罗马号令的统一的基督教会。因此,罗马教皇以拯救基督教文明的名义,与俄罗斯联姻,把索菲娅公主嫁到莫斯科公国,以期借助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抵御灭掉拜占庭后势力如日中天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伊凡三世则希望,通过联姻展示其作为拜占庭帝国继承者和东正教保护者的强大实力,以震慑整个欧洲。

于是,伊凡三世“引进”了拜占庭帝国国徽的“双头鹰”图案,并与莫斯科公国国徽图案结合,国徽一半是双头鹰,一半是屠龙骑士。1497年,“双头鹰”作为国徽首次出现在莫斯科公国的国玺上。

将近四百年后,即1882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正式将“双头鹰”作为国徽固定下来。此时的俄罗斯,经过持续不懈的开疆拓土,已从当初欧洲东北部一个内陆公国,一举成为横跨欧亚的海陆大国。而“双头鹰”国徽,延续使用至1917年十月革命,才被废除。

此后大约七十年间,由地球加上锤子、镰刀、麦穗组成主体图案的苏联国徽,更为世人所熟知,直到1991年底苏联解体。

1993年11月30日,俄罗斯艺术家叶夫盖尼·乌赫那廖夫设计的“双头鹰”徽记为官方所采纳,这只象征着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双头鹰”,又“飞”回到了俄罗斯的国徽上。2000年12月25日,《俄罗斯联邦国徽法》正式通过,从法律层面上确定了“双头鹰”作为俄罗斯国家象征的地位。

如今,“双头鹰”图案在俄罗斯随处可见。经常会有中国国内的学生和朋友问笔者同样的问题:这只“双头鹰”要向人们传递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

在自然界里,鹰是高空飞行的鸟类,它高傲机智、体态雄伟、性情凶猛,是其他很多动物的危险敌人。因此,笔者认为,俄罗斯国徽上鹰的图案,表明了俄罗斯的国家力量、它的高远目标和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或许,它也在提醒其他国家,跟这种“猛禽”打交道,应该时刻小心谨慎。

向东看,向西看?

对“双头鹰”的两个头蕴藏的历史文化意义,不同的研究者给出的解读,就不尽相同了。

一些学者认为,“双头鹰”的两个头寓意着俄罗斯的现实地理位置,因为它是一个地跨两大洲的欧亚强国。而十月革命后遭布尔什维克政府驱逐出境的宗教和政治哲学家尼古拉·别尔嘉耶夫(1874~1948年),在其《俄罗斯思想》一书中则这样写道:

“俄罗斯有着特殊的使命,俄罗斯民族是特殊的民族。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俄罗斯民族既不是纯粹的亚洲民族,也不是纯粹的欧洲民族,但它却把亚欧民族的性格结合在一起,因而形成俄罗斯民族的两重性,这也是俄罗斯人性格的独到之处。”

换句话说,俄罗斯既不属于欧洲,也不属于亚洲,它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性格特点、思维模式及世界观。

有趣的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俄罗斯也有两个气质和面貌完全不同的首都——莫斯科和彼得堡,它们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两座俄罗斯城市。

众所周知,彼得堡是俄罗斯的“北方首都”(1712年彼得大帝将首都从莫斯科迁来,时称圣彼得堡,直至十月革命爆发后的1918年),是俄罗斯“通向欧洲的窗口”,是“欧洲的俄罗斯”的象征。而如今的首都莫斯科,在18世纪初之前也有数百年作为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故与拜占庭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莫斯科常号称是继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之后的“第三罗马”,是新的基督教信仰的保护者。

迄今为止,并没有哪一座俄罗斯城市公认能象征着俄罗斯人的亚洲民族心理。因此,我们也许可以作出如下推论:俄罗斯国徽上“双头鹰”的两个头,分别注视的其实并不是当代意义上的“西方和东方”,而是欧洲与拜占庭时期的“东方”,后者即代表古老的埃及和希腊文明。

自2013年底乌克兰政治危机爆发以来,俄、乌两国之间的“双头鹰”之争,一度成为世界各国媒体热炒的话题。乌克兰的国徽虽然没有“双头鹰”图案,但他们身上的“双头鹰”情结也显而易见。追溯历史我们会发现,俄、乌两个民族同是东斯拉夫人的后代,彼此在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民族性格和宗教信仰的方方面面,都有许多相近乃至共同之处。

相同的情结背后,解读出来的信息却可能截然不同。如果按传统的理解,俄罗斯“双头鹰”,一头向西盯着欧洲,一头向东盯着亚洲,那么,乌克兰的“双头鹰”会不会暗示着其国家战略方向上的重大纠结——是毅然决然“脱俄入欧”,还是回心转意,再度与俄罗斯“比翼齐飞”?

这确实是一道难解之谜题。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中亚语系教师,主要研究俄罗斯文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