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7月9日讯 今日早间财经要闻如下:

华夏时报:

国企改革方案下半年或密集发布 混改是主线

“这次改革与以往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以往改革是次一级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既得利益者,所以阻力相对较小,但这次改革是最高级别的改革,最终要改的是国资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硬骨头不好啃。”7月7日,湖南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肖毅敏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到今年5月,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共召开过20次全体会议和6次专题会议,审议了多份与国企改革相关的文件。但目前出台的仅为人社部牵头的国企负责人薪酬改革细则,分别由发改委和财政部制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和国资改革方案至今未向社会公布。

二季度经济增速或降至6.8% 下行中不乏亮点

中国当前的经济运行在下行中仍然错综复杂,在2015年已经过半的情况下,宏观经济仍然面临着明显下行压力,但是经济中的一些亮点也有所累积。目前,大家讨论了一段时间的新常态,“新”的特征已经非常明显,告别了高速转入中高速的新阶段,但“常”还没有实现,经济还必须完成一个企稳,然后对接尽可能中高速增长平台这样一个过程。应该注意到,现在还没有在整体上形成有效企稳格局。虽然二季度的经济数据还没有公布出来,但是通过已经公布的月度指标和一部分先行指标做一个初步分析判断,可以看出,二季度的经济增速破7%应该是大概率事件,一季度是从去年下半年的7.3%到7%,按现在我们的分析,二季度可能要比7%再低一些。所以,要做好在6.8%左右的增速区间进行经济调控和改革治理的准备。

21世纪经济报道:

发改委一月批2700亿项目 交通投资逆势增长

近日,交通运输部召开部务会议,分析今年上半年交通运输运量、投资、建设等方面的形势。会议认为,今年上半年,在全社会投资增速放缓、土地政策收紧、融资难度加大、审批环节多且周期长的情况下,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铁路公路水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稳增长作用凸显。

交通运输部公布的《2015年5月交通运输运行分析报告》显示,1-5月份,铁路公路水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87亿元,同比增长15.0%,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10.3个百分点,与前4个月基本持平。分方式看,铁路(含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机车车辆购置)完成投资1862亿元,增长22.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16.5%;公路建设完成投资4601亿元,增长13.4%;水运建设完成投资468亿元,增长1.8%。

国务院收回2500亿沉淀资金 加快铁路与水利建设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重点督查情况汇报,对落实不力的坚决处置整改。

会议确定,各级财政将已收回沉淀和违规资金2500多亿元,加快统筹用于急需领域;国务院将239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存量资金调整用于在建重大项目。该会议还督促加快铁路、农村公路和重大水利等建设,保证完成全年目标。

这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督查组对18个省份和35个部门、单位重点督查情况的汇报后,做出上述决定的。

此前从6月1日-15日,共有11个督查组(其中6个到地方,5个到中央部委和单位)对去年以来稳增长、调结构等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这些督查组发现了地方稳增长的经验,但是也发现了项目进展慢等问题。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认为,过去这些农村公路和一些基础设施存在进度慢和项目配套资金使用不完全的问题,中央把钱收回去,这也是对地方政府的一个提醒,因为政府也是要讲效率的,要加快项目的进度。

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二季度持股家庭3700万户

报告显示,2014年一季度到2015年一季度,炒股家庭的盈利比例不断上升,但在2015年二季度首次出现下滑。6月19日股市暴跌前有73.8%的炒股家庭盈利;而6月19日到26日股市再次暴跌前,该比例降为56.2%;6月26日后,该比例已降为40.5%。随着股市的进一步调整,炒股盈利家庭的比例将继续下降。

另外一方面,从2014年三季度开始,未持股家庭普遍看涨股市,大量新股民进入股市,2014年四季度未持股家庭的股市预期指数上升到113.5,但2015年一季度该指数出现下滑,到了二季度则进一步下降至90.5,说明目前未持股家庭已经普遍看跌股市,后市缺乏新鲜血液,与此相吻合的是,近期沪深两市新增投资者开户数也出现明显下降。

基于以上数据分析,CHFS认为,始于2014年下半年的这一波“疯牛”行情已经收尾。另外,调查还发现,股市资金助推房市迹象显现,两市之间再次出现翘翘板效应。

京津冀交通与生态加速一体化 环保市场迎大机遇

高金浩介绍,河北正在构建“大枢纽”,加快形成“三个圈”,包括京津石中心城区与新城、卫星城市之间的“半小时通勤圈”、京津保唐“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1.5小时交通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今年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认为,京津冀区域交通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超大城市市内轨道交通密度不够,市郊铁路发展不足,交通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断头路”问题严重。“公路强、铁路弱”不利于京津冀区域交通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了解到,今年密(云)涿(州)高速公路、(北)京秦(皇岛)高速公路北京段力争开工建设,京津冀三地之间高等级公路网建设将全面启动。预计到2017年年底,京津冀三地间将无“断头高速路”。

中国证券报:

美银美林:中国成亚太区并购首选目的地

美银美林8日发布的2015年亚洲首席财务官市场前瞻调查显示,中国成为亚太地区兼并与收购的首选目的地,其次是日本和澳大利亚。具体而言,中国的石油与天然气、金属与采矿、制药业和制造业被亚太地区首席财务官列为存在并购机会的重点领域。

调查显示,受访首席财务官预计2015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将保持活跃。约一半的受访中国首席财务官表示今年将把盈余现金用于收购。91%的中国企业首席财务官预计2015年将实现营收增长,高于地区平均84%的水平,81%的中国企业首席财务官预期今年将实现利润增长,同样高于地区平均73%的水平。

此外43%的受访中国首席财务官认为国内增长放缓是其最大的宏观经济顾虑,这一水平显著高于2014年的17%。

国务院:经济发展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加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重点督查情况汇报,对落实不力的坚决处置整改;部署整改审计查出问题,把宝贵的公共资金资源用到促发展惠民生上;决定加大国家助学贷款力度,为贫困学子创造公平成长环境。

会议指出,近两个月我国经济发展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加,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财政货币政策持续显效,发展动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强,有信心、有条件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进一步抓好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落实,对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听取了国务院督查组对18个省份和35个部门、单位重点督查情况的汇报,对相关地区和部门主动有力抓好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政策落实予以充分肯定,同时要求抓紧整改发现的问题。

证券日报:

媒体:央行为股市开出“无限额信用卡”

一场“中国价值保卫战”正在积极推进中;中国人民银行为股票市场提供“无限量流动性支持”,将成为打赢这场保卫战的强力保障。

7月8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声明称,将继续通过多种渠道支持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维护股票市场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声明强调,为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协助中国证金公司通过拆借、发行金融债券、抵押融资、借用再贷款等方式获得充足的流动性。此前的7月5日,中国证监会已将中国人民银行为股市提供流动性支持的政策公之于众。央行再次表态是对广大投资者的郑重承诺,是对国家利益的庄严宣誓,必将直接影响股票市场的下一步走向。

每日经济新闻:

国务院狠抓政策落地 称经济抗风险能力增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听取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重点督查情况汇报,部署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会议明确提出,对落实不力的坚决处置整改,宝贵的公共资金资源要用到促发展惠民生上。

《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官方学者认为,目前经济政策部署基本完成,下半年主要是落实和监管。他表示,在国内外环境都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下半年经济仍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政策不在多,关键是要能落实下去发挥作用,现在的政策意见很够用了。”

此外,本报记者昨日还从官方人士处了解到,各部门在年中都进行了经济调研和评估。“根据调研新情况还会做一些政策储备,根据对应趋势决定是否推出。”这名人士也认同,如果将当前的政策部署落实好,中国经济不仅会顺利企稳回暖,结构调整及民生改善等方面都会取得极大成效。

交通建设顶层方案出炉 将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主持召开部务会议。他指出,上半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为的态势,交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幅,客货运输、快递服务、结构调整等与宏观经济走势相吻合,为宏观经济稳增长提供了支撑。

同时,被称为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关于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当好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加快建设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综合交通网络,重点实施京津冀城际轨道建设项目,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未来整个基建,交通是核心,轨道交通更是重中之重。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对京津冀基建投资会有很好的拉动作用。

改革土地和户籍制度重启内生型城市化

在新型城镇化迫在眉睫之际,现行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必须加速改革。

在他2014年7月推出的新作《吾民无地:城市化、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的内在逻辑》中,文贯中提出,为长远计,中国必须重启由要素市场配置资源的内生型城市化,尽快改革现行的土地和户籍制度,给予农民从现有的集体土地所有制中自愿退出的自由,以便形成多元的土地所有制。他认为,要首先改革现行规划和用途管制,要将确权颁证和土地现有用途下的自由交易权同时给予农民,才能为真正的土地市场发育提供必要的空间。

《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启动已经多年,但是,这部法律至今未完成修改。在今年5月份国土资源部公开的立法信息中,《土地管理法》仍属调研类立法项目。这类项目是指,立法条件比较成熟,但尚需进一步协调、调研、论证且正在起草的立法项目。不过,国土资源部透露《土地管理法》的法律草案拟报国务院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