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介绍了2015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王春英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上半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仍然较大,但没有出现持续的、大量的资金外流,尤其是二季度资金外流比一季度有所收窄,近期趋向基本平衡。她表示,上半年我国外汇收支状况主要呈现以下5个特点:  一是银行结售汇呈现逆差,而代客涉外收付款呈现顺差。6月份数据改变了去年下半年银行结售汇和代客涉外收付汇双逆差的局面,涉外收付实现顺差445亿美元。去年下半年,银行结售汇逆差625亿美元,而代客涉外收付汇为逆差491亿美元。  二是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仍然较大,近期趋向基本平衡。从银行结售汇数据看,2015年一季度,结售汇逆差914亿美元,月均305亿美元,二季度结售汇逆差大幅收窄至139亿美元,其中4月份逆差收窄至173亿美元,5、6月份分别为顺差13亿美元和21亿美元。从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看,1月至2月份涉外收付款为月均顺差275亿美元,3月至4月份为月均逆差223亿美元,5月至6月份重回月均顺差170亿美元。  三是市场主体结汇意愿由降转升,购汇动机由强转弱。一季度,衡量企业和个人结汇意愿的结汇率,即不保留涉外外汇收入而兑换为人民币的银行代客结汇占涉外外汇收入的比重为69%,较2014年四季度下降3个百分点;二季度结汇率为74%,较一季度上升5个百分点。一季度,衡量购汇动机的售汇率,也就是用人民币购买外汇的银行代客售汇占客户全部对外外汇支付的比重为79%,较2014年四季度上升6个百分点;二季度售汇率为75%,较一季度下降4个百分点。可见4月份以来,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企业涉外收支行为已经作出调整。  四是银行远期结售汇虽为逆差,但逆差大幅收窄。2015年上半年,银行对客户远期结汇签约同比下降47%,远期售汇签约增长31%,远期结售汇签约逆差68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顺差504亿美元。其中,一季度逆差470亿美元,二季度逆差收窄至215亿美元,表明二季度以来市场对人民币的汇率预期趋于稳定。  五是外汇供求趋向基本平衡。2015年上半年,反映零售市场外汇供求状况的银行即远期结售汇差额(即银行结售汇差额与未到期远期净结汇余额变动合计)波动性较大,一季度为逆差1200亿美元,月均逆差400亿美元;二季度逆差大幅收窄至326亿美元,而且逆差逐月下降,4月至6月份逆差分别为185亿美元、71亿美元和70亿美元。  王春英表示,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背景下,近一段时期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更加均衡。5、6月份即远期结售汇逆差每个月都低于100亿美元,比前4个月明显下降,没有看到跨境资金波动加剧、大进大出的情况。“当然,资本账户开放必将增加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因素,资金流动的波动性和复杂性也将有所加大。我们一方面需要在合理、可控范围内逐渐适应和容忍,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应对,防范相关风险。”王春英说。  此外,央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较去年年末下降约1500亿美元。  对此,王春英称:“在目前没有完全放开境外存放的情况下,涉外收付款数据反映了资金跨境流动基本面的情况。结售汇反映的是人民币与外币间兑换的情况,将结售汇、涉外收付款以及外汇存贷款数据结合起来看,能够了解客户的外汇收入究竟是兑换成人民币还是变成外汇存款,也能够了解客户对外付款是用人民币购买外汇还是借银行的外汇贷款,或者使用自身外汇存款来对外支付。结售汇差额和外汇储备变化的联系比较紧密。另外,外汇局还发布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这两张表加在一起,能够最全面地反映我国涉外经济状况。”  对于目前出现涉外收付款顺差但外汇储备余额下降的情况,王春英从以下方面进行了解释。  首先,涉外收付款数据反映的是非银行部门本外币跨境收入和支出情况。其中,上半年本币跨境收支为顺差、外币跨境收支为逆差。而且,外币跨境收支只有发生结售汇才会引起外汇储备的变化,如果企业收入了外汇不卖,而变成外汇存款持有,外汇储备就不会因此增加;如果企业购买了外汇以后不对外支付,而是存到银行,储备也会下降,我国上半年企业外汇存款余额上升384亿美元,这是“藏汇于民”的一种表现。  同时,王春英表示,储备余额变化还与资产价格和汇率变化有关,即账面价值变化。比如,上半年欧元对美元总体贬值,储备中的欧元资产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折算为美元显示的储备资产就会下降。也就是说,即便涉外收付款和结售汇都呈现顺差,也可能出现外汇储备余额下降的情况,市场对此无需过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