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独孤岛主

张爱玲诞辰九十五周年、逝世二十周年,在资讯爆炸时代,一年到头无数个名人大师的周年纪念名头中,渐渐也变得没那么一惊一乍,她的传奇她的好,被说得太多亦被利用太多,都不需要赘言了。根据她的小说改编的电影,至好的《色·戒》,距今也将近十年,关于她的身份、经历的争议,似乎永远没完没了,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老生常谈。

时值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以回望“反法西斯”为由头,连看了两部八十年代港片,都是周润发主演,是其正处“票房毒药”地位的1984年时拍摄的作品。一部《等待黎明》,梁普智导演,讲述香港沦陷前后的两男一女的情感纠葛与大时代下各类小人物的众生相,节奏缓慢,但好在编剧陈冠中落力还原20世纪40年代初香港的各类风物与人物面貌,群像精彩,颇为可观。片中演绎出色的除了标配主角周润发、万梓良和叶童,还有说国语的“外省人”谷峰,在《再见冤家》里,他的老爷子演得出彩,这一回是中年外省人工人头目,锐气勃发,不容小觑。总体来说《等待黎明》不是一般性的所谓“抗日”题材,事实上,民族矛盾在影片中更多地还是作为乱世图存的平凡人生活的衬底,当然,这片子里国仇家恨、动作情感俱全,并不比一般商业电影逊色。

另一部便是许鞍华为邵氏公司拍摄的《倾城之恋》了,许鞍华电影涉猎题材之广泛、类型之丰富,在香港新浪潮导演甚或香港整体导演群落中亦非常少见,2014年的《黄金时代》聚焦萧红一生、带出民国文坛的群像,自不必说,即令是张爱玲作品改编,除了《倾城之恋》,在1997年另拍有《半生缘》,此外,改编金庸的《书剑恩仇录》、改编海岩的《玉观音》等,皆一再呈现许鞍华对于文学作品的钟爱。

言归正传,1984年的《倾城之恋》,单看卡司,已经非常惊人,堪称群贤毕至,周润发、缪骞人自不必说,饰演徐先生的香港戏剧宗师钟景辉,更是发哥初考无线培训班时的伯乐,此外,焦姣、姜中平、金燕玲等亦有相当不错的表现。《倾城之恋》本是张爱玲发表于1944年的短篇小说,而立待再嫁的白家六姑娘白流苏同留学归来的富二代的爱情拉锯,今日已经成为华语地区文艺男女青年谈得生厌的话题,兼之如今所看本片,来自天映娱乐修复过的版本,色彩影调皆如全新,是以要如实还原当年观感,比较困难。早已停刊的香港《电影双周刊》在1984年5月的第136期杂志上发表迈克的探班特写《香港1941——倾城之恋》(巧合在半年后上映的《等待黎明》英文片名正是《Hong Kong 1941》)中详细介绍了邵氏片场搭建的原小说中描绘细致的故事主场地浅水湾饭店,探班之时正在拍摄沦陷之际四面楚歌的英军抵抗,似乎正撞上了“因为要成全她”而“倾覆了”的城市变革之际的诞生,戏里英军重伤,戏外许鞍华一小时拍四个镜头,谈话间随手将午餐盒扔出手。真的浅水湾饭店已被清拆,搭建的阳台,以假乱真,“我们的本意是尽量复制时代气氛,然而这似乎是勉强不来的”,许鞍华如是说。

但她拍此片,到底是认真的,小说里几乎每一处细节,哪怕是白四爷拉二胡,白流苏在母亲房里的对话与摆设,都一一呈现清楚明白。这倒算了,观看过程中数次不知该将DVD调至国语或粤语,两条声轨皆是配音,由口型揣测,周、缪应该是说的粤语,但焦姣却又是国语的口型,最后就放弃了。然而到后来,发现原著中角色的几乎每一句对白,都被原封不动地在影片中念出来,这种感觉,大约只有《黄金时代》里看王志文饰演的鲁迅在饭桌上说“也是极好的”可以比照了。

演员方面,自然要着重谈谈周润发的表演,许鞍华原想比照具备严格古典表演训练的方式来呈现,无奈周润发、缪骞人皆是具备电视台大量表演的自然型,在片中依足腔调,要将张爱玲原著里的对白一句句妥帖呈现出来,实在是一件难事。观看周润发在沙发上微笑着大谈“北方人穿着扎脚裤”的“中国情调”,简直如同置身小说朗读会现场。这并不是说演得不好,相反,正是表演状态太过投入,而打开方式不对劲,令银幕上的效果非常诡异,一个满口书面语的范柳原,笑起来再如沐春风,亦嫌不够自然,比照《等待黎明》里的底层工人叶剑飞,范柳原从精神气质与挥洒自如的程度上,都差了太多。缪骞人本身就是上海出身的,她的母辈当年也读张爱玲,但纵然连许鞍华都认定她“是活脱脱的白流苏”,亦不能掩饰这个角色表现出来的苍白无力。《倾城之恋》之恋,与香港倾覆自然有关,但白、范之间迂回的心理游戏,更耐人寻味,电影里的白流苏,十分被动承受着满口文绉绉的范柳原一次次诱引,缪骞人没能将这名渴爱女子的不安里的独立精神,有效传达给观众,相反,真个演成了以“低头”为能事的小妇人。身处1984年的电影版本,根据许鞍华的说法,摆脱了在真的酒店里拍摄的种种掣肘,更为自由,但另一个程度上,拘泥于原著,令电影更难放开手脚,遑论游刃有余的心态了。倾城之时,张爱玲的重点依旧在如何保全情感的满足,显然电影里这样的一意孤行,被文艺腔淡化,自然也谈不上如何忠实。

可是看到发哥在舞厅里深情款款念台词,长镜头的那一段还是过瘾的,自然这样的过瘾有一部分来自国语配音组的巅峰水准,它又构成了更深层的港产电影文化传播议题,经历过观影资源匮乏年代的影迷,一听到80年代的港片国配,其亲切度不下听上译厂译制片,可惜邵氏配音组似乎并没有录音剪辑的音像制品存世,而关于这些熟悉的声音,本身故事精彩,详细说来,又要另开新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