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9月10日讯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8月CPI和PPI数据,显示上月CPI同比上涨2.0%,环比上涨0.5%;当月PPI同比下跌5.9%,环比下降0.8%,已连续42个月下滑。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认为,这与预期基本一致。此次CPI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最核心的是食品价格上涨较多,为3.7%,其中猪肉价格上涨较多为最主要因素,非食品价格基本没有变化。第二,则是受到去年下半年物价指数基数低的影响。去年上半年数值比较高,下半年回落,特别是PPI降下来后,对全球商品价格有影响,这对价格也有一定压力,担心通货紧缩。去年基数低,今年相对就会有一个反弹,假设价格基本是平稳的,那么基数的影响就会导致CPI的反弹。

王小广告诉网易财经,PPI连跌42个月,是影响投资增长、企业投资意愿、影响企业效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种下跌反映了过去投资过剩,现在需求在下降,长期的过剩也导致价格有持久性的压力,这种压力是一个去库存的过程。这一过程预计会持续比较长一段时间,可能有两三年,才能够缓解。

“这是之前一些高耗能行业、投资品行业等投资过剩造成的后果,主要是结构性的,行业自身对于投资的意向影响比较大,是产业结构调整必经的一个过程。”王小广补充道。

他认为,去产能、去库存都还没有到位,由于需求大幅萎缩,调整在继续,过多的供给就必须去掉。去掉的一个方法就是通过价格——价格跌,就少生产。“但这个时间比预想的要长得多。这和国际商品价格、需求也有关系,但我认为主要还是国内自身的问题。”

“PPI继续下探更多反映出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远远没有结束。政策方面,我们要在工业上、制造业上进行资产重组,该倒闭的要倒闭。现在一些地方政府不让“僵尸企业”倒闭,因为会影响当地经济,但这样继续生产和存在,不去把资产盘活,其实是把压力往后推。前段时间四部委已经出台了促进和鼓励重组的政策,这些政策要进一步落实到行业上。重组、破产不一定是坏事,实际上是一个重生的过程。”王小广说。(王歆悦)

作者:P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