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为国内相关实体产业和企业绘制了一幅“走出去”的美好蓝图。然而,在实现这个蓝图的过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

仅从微观层面来说,不管是“走出去”投资建厂、向外转移产能,还是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的经贸合作,国内企业始终回避不了汇率波动风险。人民币与相关国家货币汇率的大幅波动,可能会导致国内企业对外业务“颗粒无收”甚至亏损。

但是当下,大多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汇率衍生品市场发展较为滞后,而国内可供企业利用的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只有银行等机构提供的远期结售汇、汇率互换、外汇掉期、外汇期权等场外工具,市场流动性不高,便捷、高效的外汇期货工具依旧缺位。

“汇率类衍生品市场与实体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对‘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能够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中金所副总经理陈晗此前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们应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全面推进汇率衍生品市场建设。

可是,这种推进的步伐似乎有些慢。

庞大经贸合作体量需要汇率避险工具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近期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断深化经贸合作,“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我国与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总额5734.8亿美元,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额的25.4%,其中对沿线国家出口3485.5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出口总额的27.1%;我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合计85.9亿美元,同比增长29.5%,投资主要流向新加坡、印尼、老挝、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泰国等国;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新承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1786个,新签合同额494.4亿美元,同比增长39.6%,与沿线国家签订服务外包合同金额82.3亿美元,同比增长22.6%。

然而,困扰这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经贸往来企业的是,沿线国家的汇率制度差异很大,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采取的是浮动汇率制度,也有不少国家仍停留在汇率管制阶段。而且,这些国家货币的汇率波动幅度远高于人民币。

一位外汇市场研究员向记者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率非常高,平均波动率在5%—15%,其中美元兑卢布汇率波动高达20%,美元兑土耳其里拉汇率波动达15%。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副院长丁建平认为,国内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最大风险就是汇率风险,“国内企业在这些国家投资的收益都是以当地货币计算,而这些国家货币整体上弱于人民币,企业投资收益很难得到保证”。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国内企业到这些国家投资尤其需要防范汇率波动风险。”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杨长江对期货日报记者说。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企业的汇率避险需求将进一步增强。遗憾的是,我国场内外汇衍生品市场还未建立起来。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期货市场的规模普遍不大,中亚、西亚国家甚至就没有外汇衍生品市场,这也断了“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试图通过当地外汇衍生品市场避险的路。

尽快推出人民币期货产品

作为一家集生产、销售、进出口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重庆力帆的进出口贸易主要包括汽车、摩托车、通机出口和木材、原油、高端乘用车等进口,每年的外汇结算量约10亿美元,业务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很多都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近两年我们承受了较大的汇率波动风险,首先是人民币对美元、欧元的升值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幅的扩大;其次是小币种——卢布、雷亚尔对人民币的贬值,这两种货币汇率波动较大,风险也较大。”重庆力帆外汇金融专员陈宇对记者说,人民币升值对国内出口企业的影响有目共睹,“除传统进出口业务所面临的汇率波动风险外,我们还要直面公司境外销售市场所在国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的风险,比如卢布,去年因乌克兰危机、欧美制裁等大幅贬值,也给我们造成了巨大影响”。

据了解,我国实体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一直处在较低水平,除新兴产业外,一般传统制造业的利润率不超过5%。“在这么低的利润率水平下,企业怎能承受得了5%以上的汇率波动。一次反向的汇率波动很可能就会把出口型企业全年的利润吞噬掉,甚至企业有可能还得‘倒贴钱’进来。”国内一家进出口企业人士表示。

目前,我国一些大型进出口企业大都通过银行提供的远期结售汇、外汇期权等场外工具对冲汇率波动风险,但多如繁星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只能自己承受汇率波动风险。

“通过远期结售汇、外汇期权等场外工具避险虽然效果不错,但整体成本很高,而且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同时也存在对手方违约的风险。因此,一般企业不会把其当作一种常用工具,宁可冒一些险。”一位外汇研究员透露,相比较而言,外汇期货由中央对手方提供流动性,且是保证金交易,交易成本仅是银行远期结售汇等工具的1/10,企业更愿意用此类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之一就是,在当地实现投资收益后如何换成硬通货,比如换成美元或者人民币。”迪威格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晓凡表示,虽然银行等机构提供的场外外汇衍生工具,一定程度上能帮助企业规避部分汇率波动风险,但外汇期货的推出仍非常有必要。

外汇期货市场建设契合国家战略需求

事实上,建设一个集中、高效、有一定规模的外汇期货市场,不仅能为国内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而且也是国家战略需要。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看来,“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需要一个健全的外汇交易市场作为支撑,外汇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的建设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美元是国际通用货币,国际贸易中大多使用美元结算和支付,而人民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币大多不能直接兑换,这极大地增加了国内企业到这些国家投资的风险。为此,有业内人士提出,尽快推出人民币与相关货币的汇率期货产品,降低人民币汇率互换风险,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多地使用人民币结算,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人民币若能在沿线国家更多地被使用和兑换,无疑会很大程度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张承惠说。

其实,市场上关于“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的呼声一直很高。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曾表示,今年将视市场情况决定是否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而我国外汇期货市场建设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据了解,中金所已在深入调研国内企业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境内外市场发展和国内市场实际,设计了两大类产品,分别是美元兑人民币、欧元兑人民币、日元兑人民币、英镑兑人民币等人民币外汇期货以及欧元兑美元、澳元兑美元等交叉汇率期货。

去年10月底,中金所正式启动欧元兑美元、澳元兑美元交叉汇率期货全市场仿真交易,市场交投比较活跃。目前,人民币外汇期货产品已在交易所系统内部进行了实验性的小仿真交易。

“中金所若正式推出外汇金融衍生产品,那么国内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就多了一个选择,企业会很乐意地参与其中。”陈宇还表示,除中金所目前进行仿真交易的交叉汇率期货产品外,希望尽快推出人民币兑主要货币的期货产品,以及人民币兑金砖国家货币的期货产品,“毕竟对中国进出口企业来说,目前出口收入、进口支出均以人民币计价,企业对人民币兑主要货币、重要小币种等外汇期货的需求非常迫切”。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除需要人民币及相关汇率衍生工具保驾护航外,还需要一些具有国际性的航运指数等期货工具,帮助其规避运价波动等风险。

“‘一带一路’航运指数的推出,有利于国内企业对外理性布局和投资。”上海航运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它不仅使企业能更清楚地了解当前“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在贸易及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成效,而且还能帮助企业清楚地观察哪些地区有发展潜力,以有效控制对外投资风险。同时,它也能使企业了解航运市场情况,为企业在相关航线上的定价以及贸易合同签订等提供数据支持。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