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地方证监局向券商征求第三方平台准入意见后,据媒体报道,准入细则的征求意见已结束,初步方案亦已上报证监会。其中,大券商关于“完全封闭第三方平台”的建议在第三方平台机构激起千层浪。

由于目前国内用户使用第三方客户端进行交易的情况比较常见,排名靠前、用户知名度较高的第三方平台同花顺相关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目前同花顺第三方交易平台上日活跃用户达2000万,如果第三方平台接入完全封闭,这些用户将会受到影响。”

由于同花顺并未利用第三方交易业务盈利,上述人士称,公司业绩并不会受到直接影响。不过,业内人士分析,如果政策真的执行“一刀切”(即第三方平台完全封闭),那么,同花顺2000万活跃用户有可能被分流,进而导致增值业务收入也受托累。2015rh 中报显示,同花顺增值电信业务收入占其上半年营业收入的65%。

另一个坏消息是,华泰证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已相继暂停了同花顺等第三方手机交易软件委托服务等业务。

变现能力减弱

如果第三方平台被封闭,对于包括同花顺、东方财富在内的多家提供相关服务的软件提供商来说,主要冲击不是来自于交易关停而导致的佣金损失,而是其注册用户、流量、交易数据可能面临变现能力的部分丧失。

除了券商自主提供的交易行情软件外,目前市场上使用第三方平台进行行情查看、交易委托的情况非常普遍。而提供相关服务的主力软件提供商有同花顺、东方财富、大智慧、万得等,其均提供有电脑端和手机端的相关软件。此外,2014年以来,互联网券商的提法愈发频繁,相关的财经媒体、互联网企业也逐步进入这一市场,觊觎将自己手上已有的用户流量利用证券市场相关服务变现。

同花顺作为进入行情、咨询服务较早、接近交易端的第三方平台,曾在牛市期间,为相关合作券商导入较为可观的新增开户用户量,同时也因提供的交易服务合作而拥有流量变现能力。目前如果“一刀切”,其可能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同花顺金融服务网拥有注册用户约2.26亿,日均独立IP 访问量约为393万人,每日使用同花顺网上行情免费客户端的人数平均约410万人。移动端方面,2014年末公司手机客户端注册用户约5379万人,日均手机客户端实时并发人数约380万人。

海通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丁文韬就同花顺2014年年底数据评论称,同花顺在“移动端客户数行业领先”,同时“作为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龙头,优质的客户基础奠定了公司流量变现的核心优势基础”。同花顺董秘朱志峰也曾就公司的券商第三方服务业务方面明确提到过,其盈利模式为“收取一部分的开户费,交易不收取费用,主要与合作券商一起提供增值信息服务”。

“如果‘一刀切’,流量导入和导出都成为空话呢!”一位券商第三方软件服务商相关人士不无担忧。由于第三方平台准入意见并未明晰是交易切断还是数据切断,上述人士认为,最坏的情况将导致行业生态出现相应的变化。

同花顺内部人士就“最坏的可能”所造成的影响,对本报记者回应称,完全封闭的局面“将会给互联网金融行业甚至‘互联网+’重大信心打击,也同样会给同花顺这类以互联网平台生态为商业模式发展的公司造成巨大的影响。对中小型券商,他们没有自主研发和运营股票行情交易软件的能力,如果封闭第三方平台,在中小券商和大券商的竞争中,将出现天平的倾斜”。

“对股民来说,(完全封闭将)失去自由选择平台下单交易的权利,从已经习惯的第三方平台被迫使用券商提供的交易平台,尤其是现在接近一千万的一人多户用户,券商如果无法提供优质的行情交易体验,就会对股民的投资造成影响。”同花顺方面回应。不过同花顺方面并未对具体数据作出测算。

根据同花顺提供的数据显示,仅以手机客户端市场格局为例,第三方信息系统客户端目前的市场份额远远大于证券公司自己的手机客户端。作为最先发力移动端资讯及交易平台的第三方服务商,同花顺拥有最大的日均移动端覆盖人数。目前同花顺第三方交易平台上日活跃用户达2000万,如果完全切断,将对已经形成工具依赖的用户产生较大影响。

在上述第三方可能封闭的消息发酵期间,同花顺股价亦出现剧烈波动。10月30日公司股价冲高回落最终收跌,日振幅达到12%以上,11月2日延续这一行情再度下探,以5.6%的跌幅收盘。

事实上,相应的冲击已经开始显现。

今年上半年中国证券业协会向各家券商下发的《证券公司网上证券信息系统技术指引》已经对第三方平台做出了限制。该指引第五十四条指出:“证券公司不得向第三方运营的客户端提供网上证券服务端与证券交易相关的接口。证券交易指令必须在证券公司自主控制的系统内全程处理。”

此后,在清理场外配资的过程中,华泰证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相继暂停了同花顺等第三方手机交易软件委托服务等业务功能。

垂直化商业模型将现缺口

作为业内较早提供交易服务的第三方平台,过去同花顺一直以“垂直化服务”即从行情查看、资讯提供、下单交易全流程覆盖的一体化服务获得较高关注。国金证券曾在研究报告中提及“公司拥有从前端资讯到后段交易系统的全产业链能力”,同时,作为垂直流量入口,公司是唯一的“面向投资垂直领域所有合作伙伴的导流平台”。

如果交易端被切断,其垂直化的商业模型将会出现缺口。对于这一局面可能造成的影响,同花顺相关人士表示,如果第三方平台完全封闭,对行业格局中会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在于拥有自主研发和运营股票行情交易软件能力的大型券商。不过就其观察来看,目前券商行业整体在相关业务领域的客户体验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

“就第三方而言,自身行业格局受到的冲击是一致的。面对可能的交易关停,公司将致力于更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用户继续使用同花顺关注行情、咨询,再通过券商的交易软件下单。”

至于同花顺是否会因此受到客户分流、预估分流数据方面,该人士表示暂无相关具体测算数据。

不过,一位从事第三方平台软件销售的业内人士表示,同花顺进入市场较早,“走的是‘免费路线’,以免费的网上行情交易客户端、网站、手机移动端进行业务拓展,提供数据分析等增值功能。传统业务还有为券商提供行情交易系统,以销售软件和后期维护费用为盈利来源,此外,还有在平台上进行广告植入的收费。后期也布局基金销售等。”在其看来,受到冲击的,将主要是增值服务。

同花顺2015年中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2.24亿元,其中增值电信业务收入达到2.64亿元、系统销售及维护达到2287万元、电子商务及其他为1.19亿元。而这三者的毛利率分别为89.6%、88.32%和58.57%。也就是说,传统增值业务仍然为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

虽然有无数担忧,但早在今年上半年证券业协会下发《指引》时,就有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完全封闭第三方平台的可能性并不大。

“整体而言,证监会鼓励证券公司大力发展互联网证券业务的方向和思路是不变的,也非常鼓励证券公司结合自身状况和发展战略,与互联网企业、信息技术系统开发商等第三方机构开展业务合作。”安信证券曾发布研究报告指出,监管层担心在合作过程中会不会发生一些客户交易信息暴露在第三方系统等风险隐患,协会的目的在于规范网上证券业务的发展,而不是限制。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邢会强则认为,因为清理配资风险而导致第三方平台全部被一刀切,这并不合理。邢会强分析,第三方手机交易软件虽然和资产管理系统均为券商外部接入信息系统,但其中第三方手机交易软件基本经营模式是券商提供接入口、投资者可以通过该第三方客户端下单、交易,交易指令发送到券商的信息系统并进行正常的交易流程,这些交易账户全部是在券商开立的实名账户。

此外,券商提供的增值服务也严重不足。在邢会强看来,由于第三方手机客户端相关企业起源于软件开发,目前实力最雄厚的部门之一,投入最多的部门仍是软件开发部门,这是这些公司的立家之本。而券商不是IT公司,其技术开发部门不是核心部门,IT技术人才匮乏,IT投入严重不足,其自行开发的客户端,大都升级换代很慢,增值服务严重不足,根本无法与互联网企业的第三方客户端相比。

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更加注重服务,注重消费者(投资者)行为分析,能为消费者提供界面更友好、更加便利的交易软件。但券商将更多的资源用到了投资银行、实体营业部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