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来看,各家银行在投放对象、产业、区域和期限等方面不断调整优化,更加突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将“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作为服务重点,同时继续加强对“三农”、小微企业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事业的金融服务。
  展望“十三五”,业内专家认为,银行业应把握国际经济合作和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在支持国家战略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普惠金融和绿色发展等方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加大薄弱环节支持力度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银行将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融入到小微信贷、供应链金融等各项业务,普遍将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借助互联网为普惠金融插上快速发展的翅膀。  
  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一向是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从2012年开始,银行业就举全行业之力加大对这些领域的支持力度,到今年前三季度,多家银行已取得较大进展。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9 月末,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达16.67万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达到30.4%。
  以北京银行为例,截至三季度末,该行小微企业公司贷款余额2350亿元,较年初增加375 亿元,增幅19%,增速高于同期全行贷款平均增速近8个百分点,增量较上年同期多12 亿元,并实现“三个不低于”。其中,科技金融贷款余额709 亿元,较年初增长11%;文化金融贷款余额325 亿元,较年初增长47%;绿色金融贷款余额248 亿元,较年初增长35%。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银行将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融入到小微信贷、供应链金融等各项业务,普遍将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借助互联网为普惠金融插上快速发展的翅膀。
  今年前三季度,平安银行积极应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进行业务创新,强化数据平台建设,迅速提升数据运用能力,强化精准化营销和模型化风险管理;创新全流程远程业务管理平台,实现基于PAD端的远程面签和客户自助申贷及预审批功能,为广大小微企业提供全线上、最专业、更全面的小微金融服务。
  助推国家战略实施落地
  专家认为,银行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将有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也可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加快推进新常态下银行自身的转型发展。  
  2015年以来,商业银行紧跟国家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金融创新积极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不断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全力支持国家发展战略的有序实施。
  中信银行联合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信托等多家中信集团下属公司投融资7000多亿元助力“一带一路”,其中,中信银行提供超过4000亿元融资支持。
  浦发银行宣布已启动65个“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的服务推进工作,为其中17个项目提供近百亿元专项金融支持。该行还针对“一带一路”战略下企业跨境行为进行了多维度深度分析,推出了内容涵盖结算、投融资、并购、担保、资金管理、风险控制、境外上市、境外发债、财务顾问等众多领域,对企业“一带一路”战略项下“走出去”实现全流程、全方位、跨层次、跨市场、跨币种的跨境跨界金融服务。
  “银行加速融入 一带一路 建设,不仅将有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也可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加快推进新常态下银行自身的转型发展。”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
  今年前三季度,华夏银行加强京津冀三地分行信息共通共享,积极与政府部门及企业对接,加大产品服务支持力度。该行致力于打造京津冀“同城通”服务体系,京津冀协同卡三季度新增12.41万张,累计近46万张。与此同时,制定了服务京津冀产业转移信贷政策,进一步畅通授信审批“绿色通道”,成立京津冀“碧水蓝天”定向资管计划,启动京津冀专项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推进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世行转贷款工作。截至三季度末,该行共梳理京津冀协同发展储备项目29个,金额合计207亿元,实现投放107亿元。
  重点领域仍需发力
  采访中多位银行业人士表示,下一阶段,商业银行应该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加大资源倾斜力度、主动配合、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为普惠金融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银监会日前提出,“十三五”期间,银行业的发展应更加注重以下六个方面:创新与改革、普惠金融发展、全面推进绿色信贷、双向开放、金融的安全和协调合作。
  采访中多位银行业人士表示,下一阶段,商业银行应该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加大资源倾斜力度、主动配合、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为普惠金融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未来,银行业信贷投放必须与国家促进节能环保、绿色经济,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具体而言,应制定适合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政策,提早布局,深入挖掘业务机会,全面评估风险,抢先介入,并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采取差异化的信贷策略。”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
  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是提升我国金融业整体竞争力和稳健程度的现实需要,也是更好地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有效路径。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包括“走出去”和“请进来”两个方面。前十年,我国金融业在引入战略投资者、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准入门槛等“请进来”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 一带一路 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经济竞争逐渐成为大趋势,中国本土金融机构也迫切需要走出国门,为客户提供全球化的金融服务。预计 十三五 期间,中国金融机构海外业务的比重和贡献度将显著提高,通过参股控股海外金融机构、自建机构等方式,逐步建立起全球化的服务网络。”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负责人杨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