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行系消费金融扩容 征信难题卡壳万亿市场

消费金融领域已经变成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信贷公司、电商、P2P等机构抢食的万亿市场

此前多家银行已经在消费金融领域开疆拓土。11月20日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与星展银行等公司创立的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消费金融”)正式成立,成为又一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

然而,在目前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信贷资产质量压力依然很大,其中消费类金融公司的不良贷款率有所攀升,相比2014年末的1.56%,2015年9月末,消费金融公司不良率已达2.85%,攀升了近一倍。中邮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认为,就消费金融而言,在风险防控方面,目前较为迫切的就是建设好社会信用。

分羹万亿市场

自今年1月15日,由邮储银行主发起筹建的中邮消费金融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成立至今,筹备近一年的时间,11月20日,中邮消费金融正式在广州成立,成为广州首家消费金融公司。

该公司初期注册资金为10亿元,主要发起人邮储银行持股61.5%。星展银行和海航集团旗下的渤海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分别持股为12%和11%;拉卡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广百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海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三正集团有限公司为财务投资者,分别持股5%、3.5%、3.5%和3.5%。

就银行拓宽消费金融领域而言,邮储银行和星展银行早已不是先例。在北银消费、中银消费、四川锦城消费和捷信消费金融公司4家最早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中,就已经有3家银行参与其中。近一年来,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队伍不断壮大。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除了北京银行、中国银行、成都银行、邮储银行和星展银行以外,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旗下永隆银行、湖北银行、徽商银行、南京银行、重庆银行、杭州银行等多家银行亦在消费金融领域布局。

同时,消费金融市场不乏有非银机构参与其中,如已经成立的海尔消费金融公司,由中国华融发起成立的“华融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也于近日正式获得了中国银监会批准同意筹建。

消费金融市场之所以成为众多机构抢食的肥肉,与其隐藏的市场潜力密切相关。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达到15.4万亿元,同比增长18.4%,依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艾瑞咨询预计,2014至2019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依然将维持19.5%的复合增长率,预计2019年将达到37.4万亿元,是2010年的5倍。

记者了解到,自邮储银行2008年开办消费信贷业务以来,截至今年10月底,该行消费信贷客户超过300万人,消费信贷余额突破7000亿元,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速达到95.67%。

中邮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亦认为,目前消费金融市场发展迅猛。“2014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达到了15万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交易规模约60亿元,P2P约100亿元。未来十年应该是中国消费金融发展的黄金发展期,消费信贷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市场的进入者也会越来越多。”

在这片万亿市场中,想要站稳脚跟,需要各家机构建设自己的特色。

就中邮消费金融而言,股东多元化即是其竞争优势之一。上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已从六大领域整合了股东资源,包括客户和营销、渠道和商家、风险管理、产品设计、IT技术和融资。

其中,在渠道方面,该公司将依托邮储银行传统优势,借助邮储银行在全国的网点,铺设实体分支机构,同时依托消费零售商向下走,未来分支机构可能会铺设到县一级。目前中邮消费金融在广东已经开设43家受理点,产业合作已经覆盖了十几个省市,线上电商合作也在对接。

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将坚持城乡二元、线上线下(互联网+)的发展策略,一方面依托邮储银行的网络将城乡作为主要目标市场,将助推消费产业向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区域拓展和下沉,为城乡各阶层居民提供普适性的和无差异化的消费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将互联网、移动网民作为主要目标客群,充分挖掘城乡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开拓潜力市场,专注“小、快、无、低、耐”的产品服务。

消费金融贷款不良高

在此前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召开的2015中国消费金融论坛上,公布了国内首份消费金融研究报告——《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末,中国内地消费金融贷款不良贷款率达到2.85%,平均信用风险略高于银行客户。

某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部人士告诉记者,像消费信贷这类小额信贷,其安全性较大额信贷高,风险比较分散,易于处置,然而,目前国内的征信体系并不完善,授信机构很难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有较为全面的掌控。

上述中邮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亦同意此说法,认为目前首当其冲的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需要尽快完善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建设社会参与方统一的征信平台,统一政府的相关公共信息,将互联网公司、P2P平台、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机构都统一纳入征信平台。“同时,个人信用违约成本过低也是造成不良频发的原因之一,需要监管部门对个人征信记录实行更严格的考核,提高违约成本;再次,严格打击消费金融欺诈行为,参考信用卡欺诈的相关政策在法律上保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另一银行零售信贷部人士认为,在消费贷款方面还需要严格把控贷款后资金流向。“目前,消费信贷产品主要包括装修建材、旅游、生活消费等方面的贷款,但对于资金的流向,授信机构还是难以准确控制。有些人在办理了消费贷款后会用来购房,今年上半年股市火爆时,也听说有借助消费贷款曲线入市的情况。这都会给消费信贷的资产质量带来潜在风险。”

在风险管理方面,记者了解到,中邮消费金融已经和同业在客户营销、风险控制、反欺诈等方面开展了合作,比如该公司是互联网金融安全联盟首批成员单位,结合京东、腾讯等互联网公司、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在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共性风险、欺诈信息分析研究机制、联合打击欺诈黑色产业链等方面开展合作。

中邮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该公司将更加关注的是消费者、客户本身,坚持真实客户、真实用途、客观评价真实能力这三个原则,有效控制消费贷款风险问题。同时,该公司还将从产品、服务、渠道上下功夫;利用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