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是什么打破了小微金融“魔咒”

当传统金融服务仍然把精力集中在“二八法则”上的时候,互联网思维却让小微金融显示了巨大的能量,相当程度上打破了银行资金“嫌贫爱富”的魔咒

今年以来,尤其可以看到,“互联网+”战略已经成为经济转型重大的方向,以此为背景,互联网金融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互联网思维在小微金融等领域深入人心,“互联网+小微金融”的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众所周知,在我国,小微金融始终存在两个薄弱环节:一是农村金融服务无法有效覆盖,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密度低、农民账户活跃度低以及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使得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成本非常高,使得成本收益性很差。二是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无法获得满足,融资难、融资贵、信贷可得性低等结构性问题突出。因此,一直以来,小微金融都是国家重点“关照”的领域,需要政策重点引导,甚至采用定向政策优惠、税收减免以及补贴等多种方式加以促进。

然而,令人惊喜的是,“互联网+小微金融”却在短时间内,深刻改变了农村金融服务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成本收益模式,使得小微金融可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那么,究竟是什么让金融服务改变了对薄弱领域的价值判断?互联网思维给了小微金融一个怎样强大的基因?

探究理论可知,经济学上有一个“长尾效应理论”,其核心是:只要存储和物流的能力足够大,需求和销售不太旺盛的产品合计占领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卖商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平分秋色,甚至可以更大。

或者,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聚沙成塔”吧——尽管并不十分贴切。值得一提的是,长尾效应所强调的“大众、小额、微利和巨量”,恰恰契合了小微金融需求的特点,从而使原本分散化、个性化、微利的小微金融业务,通过集合效应,变成了集中、专业和大额利润的业务,并获得了收入的实质性增长。

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化投融资可以跨越时空,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收益增长而成本降低,再加之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支撑,信息不对称难题得以有效地解决,风险得到控制——所有这些,都令小微金融的财务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银行实践表明,在互联网技术的整合下,小微金融业务不再是小业务,而变成了一种具有规模效应的业务并可以获得巨大利润。而小微金融也不再只有中小金融机构“专享”,大型银行也纷纷加入到互联网金融的鏖战之中,致力于提供小微金融服务。互联网思维已经成为所有金融机构普遍追求的逻辑。

据了解,目前,五大行的电商平台都已全部上线,囊括了中小额融资、小额支付、理财、清算、信息等各项综合金融服务,并且以特有的客户、资金和技术优势迅速扩大金融服务规模,占领市场重要地位。

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有“宇宙第一大行”之称的工行,其“融e购”平台上甚至可以申请100元的消费贷款。成立不到两年时间,至今年9月末,工行“融e购”的交易额超过5000亿元,跻身国内领先电商之列。

而截至今年9月末,工行网贷通余额近2300亿元,先后为8万小微客户提供贷款1.85万亿元。据测算,企业通过网贷通贷款1年,实际计息的时间平均只有9个月,企业使用资金的成本可下降25%。可见,通过互联网技术发挥长尾效应,大型金融机构在小微金融服务领域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的问题有所改观,更重要的是,由于互联网下的小微金融其出资者大部分是普通大众,从而使民间资金活动起来,成为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重要途径。这种运行模式,一方面,打破了资金从农村和小微企业向城市和大中型企业单向流动的困境,使资金能够更多用于“三农”发展、小微企业融资;另一方面,更为缺乏扎实资金基础的创业创新,提供了市场化渠道支撑。

12月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再次针对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作出部署,决定建设浙江省台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通过发展专营化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服务新模式、支持小微企业在境内外直接融资、完善信用体系等举措,探索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可以预见,借助互联网思维、技术和手段,未来,小微金融将会迎来更大、更快的发展。当然,“互联网+”模式下,如何以金融为核心来构建风险防范机制,保障小微金融体系的稳健性,仍是永恒且不容懈怠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