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监会加强险企资产配置监管 险企资产负债管理步入硬约束时代

中国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险公司应当重视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健全组织架构,完善管理机制,强化成本收益管理、期限管理和风险预算,坚持审慎的保险定价策略和稳健的资产配置策略,持续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和投资管理能力。

本报记者刘小微为防范新形势下保险公司资产负债错配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加强对保险公司资产配置行为的监管,中国保监会12月11日下发《关于加强保险公司资产配置审慎性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近年来,保险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但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金融业务跨市场传递的风险不容忽视,要求监管部门密切跟踪形势,加强风险排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中国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保险公司应当重视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健全组织架构,完善管理机制,强化成本收益管理、期限管理和风险预算,坚持审慎的保险定价策略和稳健的资产配置策略,持续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和投资管理能力。

潜在风险须重视

正如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所言,保险公司本身是经营风险的机构,资产负债管理和资产配置对公司经营影响较大。

而当前,保险公司在资产配置方面,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值得重视。一方面,利率下行可能带来成本收益错配和利差损风险;另一方面,部分公司存在“短钱长配”现象,可能导致流动性风险。一些保险公司的部分负债端业务呈现期限短、成本高的特征,如果这部分资金集中投资于股权、不动产等变现能力较差的资产,易产生流动性风险。

针对部分公司期限错配、成本收益错配的情况,《通知》要求这些保险公司进行压力测试,保监会将加强审慎性评估,引导其建立资产配置风险排查和预警机制,促进保险公司稳健经营,加强资产负债协同管理,实现资产与负债的良性互动和动态匹配,防范错配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针对重点保险公司,《通知》要求其进行规定情景下的资产配置压力测试,评估对资产收益率、现金流和偿付能力的影响,保监会对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和压力测试情况进行审慎性评估,并视情况采取监管措施。

三类险企被警示

《通知》主要内容包括:设定标准,划定需要提交压力测试报告的公司范围;开展资产配置压力测试,要求公司进行规定情景下的资产配置压力测试,评估对资产收益率、现金流和偿付能力的影响;加强审慎性评估和后续监管,保监会对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和压力测试情况进行审慎性评估,并视情况采取监管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明确提出,符合规定的三类保险公司,应当分析资产负债匹配状况,进行资产配置压力测试,评估对资产收益率、现金流和偿付能力的影响,并向保监会提交压力测试报告。

这些保险公司包括产险公司的预定收益型投资保险产品投资资金余额占上季度末总资产比例超过30%,且公司资产配置中股权、不动产类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合计占上季度末总资产比例超过20%的;人身险公司负债平均持有期少于5年,且公司资产配置中股权、不动产类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合计占上季度末总资产比例超过20%的;人身险公司的普通型、分红型、万能型保险产品大类账户中,至少一个大类账户资产收益率小于保险产品资金成本的。

软约束转硬约束

根据《通知》,压力测试报告应包括对相关账户资产负债结构和比例的描述以及公司制定的相关保险业务发展计划和资产配置计划,主要是通过了解公司的经营策略、产品策略和资产配置策略,评估其对资产负债状况的影响;填报相关账户预期现金流、平均持有期、成本收益情况,以及缺口和比率情况,主要是从期限分布、成本收益的角度,了解公司相关账户资产与负债的匹配程度,是对当前资产负债状况的静态评估;设定资产配置压力测试情形,分析单因素变动情形下,对公司当期资产收益率、利润、净资产、净现金流和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影响;对于净现金流由正转负或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的情形,公司拟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实施计划。

保监会规定,评估认为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存在重大缺陷或出现重大资产负债错配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的,经提交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委员会或偿付能力监管委员会审议,将采取提高流动性资产比例、限制资金运用渠道或比例、限制相关保险产品业务销售、责令股东提供资金支持等监管措施。

据悉,下一步,保监会将在《通知》的基础上,研究出台关于压力测试信息披露、资产配置能力标准、资金账户监管等的制度规定,推动保险公司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实现资产负债管理由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

作者:刘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