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隆国强:一带一路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隆国强:一带一路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隆国强:一带一路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网易财经12月14日 2016年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大国图新 重启增长”,经济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经济改革,网易财经正全程直播。

在《一带一路:荣耀与梦想》的论坛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认为,为什么中国要提出“一带一路”?因为它既符合全球的利益,符合区域所在国家的利益,也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第一个,通过“一带一路”的合作,可以挖掘各国的潜力,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第二个,会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对中国来说,推进“一带一路”短期应该有两个重点,一个重点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互联互通,第二个重点是国际产能合作和产业园区篮球建设。

以下为文字实录:

在一些制度性的安排,比如说和“一带一路”密切配合相关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业已经建立。除此之外,中国政府通过双边合作的方式,也推出了一大批早期收获的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会给沿线国家继续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来推进区域合作增强了信心。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个人认为,“一带一路”作为一个开放的区域合作倡议,是具有着良好的前景的。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我觉得它既符合全球的利益,符合区域所在国家的利益,也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第一个,通过“一带一路”的合作,可以挖掘各国的潜力,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第二个,会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大家都知道,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陷入了低迷,全球经济可以说缺乏亮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在这个地区加速经济发展,不仅是有利于区内国家的发展,而且也会给区外的国家带来大量的机遇,所以它是为全球经济的增长能注入新的增长活力的。当然我觉得还有很重要的就是,中国倡导的以发展导向的这样一个新的区域合作理念,通过“一带一路”的实践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得到认可和接受。对我们自己来说,其实意义也是多方面的:

第一个,可以深化中国和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形成我们所说的三个共同体,就是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第二个,有利于我们保障自己的资源安全和能源安全。中国虽然是一个大国,但是我们人均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包括能源、矿产资源的水平是很低的,中国的发展需要在全球来保障资源、能源的安全,而这个地区恰恰是资源、能源非常富集的地区。所以通过深化合作,在互利共盈的基础上,来保证中国的资源、能源安全,“一带一路”倡议在这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三个,有利于我们开拓新的市场,扩大我们优势产能的出口,来提升我们的出口结构。

第四个,可以顺利的来推动跨境产业的转移。大家都知道,在过去30年,中国抓住了东亚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跨境转移的机遇,把外来的投资者他们所拥有的资金、技术、国际销售的渠道和品牌优势,和中国自身的基础设施的优势、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中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大国。当然,绝大部分的出口是劳动密集型的增值环境在中国产生,不论是我们看到的传统的消费品,还是IT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在本土的增值是劳动密集的产业活动。

随着我们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有一部分低附加价值的劳动密集的增值活动将不得不向外转移,这是经济规律使然。这些企业转出去到底怎么转?是让它各自单兵作战,自己出去转,还是能够通过一系列政府间的安排,来有序的推动这些产业的转移,降低风险。后者当然对企业来说更加有利,有一些调查,那些单兵作战对外投资的成功率是30%,而抱团出海成功率能提高到60%,所以通过“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区域合作的倡议,通过在这个框架下政府间的协定、政府间的合作,来推动中国企业的这些产业的转移,我觉得对企业来说是可以打大的降低风险的。同时对东道国来说,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活动的转移也会带来就业,带来非农的就业机会,带来出口的竞争力,为当地的出口、就业以及税收做出贡献。当然最后,我觉得通过“一带一路”的合作,也有利于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所以“一带一路”的倡议应该说是一个符合区域国家的利益,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也符合去外国家的利益,一个非常好的合作的倡议。

要推动这个倡议,我觉得我们一定要看到,这里面机遇和风险是并存的,这个地区60多个国家,情况是非常复杂的,首先,这个地区的地缘政治非常复杂,区内和区外的大国都在不同程度的以不同的方式发挥影响力,在区内,还有一些国家可能有政局不稳、政策不稳定,甚至还有正在爆发的战争。所以这个里面我们看到有很多,比如说政治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文化风险、生态风险等等,是有很多风险,但是同时,我们要看到另外一面,就是有巨大的发展的机遇。大部分的政府都把发展作为,中国话叫第一要务,但是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发展、重视“一带一路”的区域合作。

在这里面无论是对我们的企业从供给侧来看,去获取更加低成本的生产要素,比如说资源能源的开发、农业开发、当地的劳动力资源,以及获取一定的研发和技术资源等等,都是有机会的。另外一方面,从需求侧来看,有很多重要的市场机遇,比如说基础设施的建设、产能合作、金融合作、旅游、教育合作等等,所以无论从供给侧还是需求侧来看,都有大量的机遇。

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我觉得我们推进“一带一路”的战略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同时,在行动上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够好高骛远。所以短期来看,我个人认为有两个重点,一个重点,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这个地区的国家来说,它有着非常重要的外部性的意义,对很多国家来说,中国的话改“要想富先修路”,我们有自身的体会。所以在这个地区,通过“一带一路”的合作来建设、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对于东道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我们作基础设施的投资、设计、运营各方面以及社会的提供,都有着巨大的优势。在过去国内十几年的基础设施蓬勃发展的时期,锻炼了中国的企业,过去我们讲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企业可能单一的说工程承包,去建设、提供设计、提供设备,但是我觉得下一步,还可以适当的扩展,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工程承包,我们还可以做基础设施的投资商、运营商,这样就使得我们有更大的回旋的余地。

大家可能也会说,基础设施建设能赚钱吗?这么一投动辄几十亿,如果我们看一下我们自己发展的过程,在80年代、90年代,中国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果说这个基础设施它有着一个明确的盈利模式的话,基础设施建设的风险是比较低的,收益是相对比较稳定的。所以当年在中国建电厂、建高速路、建港口那些企业,应该说得到了非常好的回报。所以同样的经验,当我们到这些“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开展基础设施合作,投资运营这些基础设施的时候,也同样相对来说是风险比较低的。当然我们也要睁大眼睛去趋利避害。

第二,国际产能合作和产业园区篮球建设。我刚才讲过,我们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对外转移,通过政府间的这种合作,在有着比较好的比如说政局稳定、政策优惠、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建立以中国企业为主的产业园区、出口加工区等等,可以大大的降低中国阶级对外转移的风险。这样也适应了东道国发展的需要,是真正能够实现互利共盈的。所以正像我们白皮书里面讲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优先领域,经贸合作是重点领域,在这两个方面,如果我们采取稳打稳扎的措施,是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的,是能够成为“一带一路”的建设的早期收获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将会给更多的国家来坚定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区域合作的信心。

我就说到这儿。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