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黄有光:一带一路让各国和中国能够得到双赢

黄有光:一带一路让各国和中国能够得到双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黄有光:一带一路让各国和中国能够得到双赢

网易财经12月14日 2016年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大国图新 重启增长”,经济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经济改革,网易财经正全程直播。

在《一带一路:荣耀与梦想》的圆桌论坛会议中,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黄有光认为,“一带一路”是各国和中国能够得到双赢的项目,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一带一路”的提出会得到有关国家最大部分积极参与与合作,因此我对这个是非常抱有乐观的看法的。

黄有光还就全球化的角度谈了世界各国的合作和挑战,他认为,现在世界已经越来越小,相互关系越来越紧密,面对越来越多需要全球合作才能够解决。而当今联合国力量太小,需要一个更强大的联合国,做全球有利的事情。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马宇:我们说“一带一路”的倡议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刚刚隆国强副主任也提出这个问题,说这个倡议是一个开放式的倡议,刚才张研究员也就这个问题谈了一下外国政府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们也想请问一下来自于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的黄教授,从他的角度怎么看待“一带一路”倡议的?或者他了解的国际上的尤其是发达国家,对我们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如何看待的?如何评价?

黄有光:虽然这里写我是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的院士是没有错的,但是只是一个荣誉,我现在的工作是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系讲座教授,这才是正确的工作岗位。

我对“一带一路”有很正面的看法的,我认为这个是能够得到双赢的,各国和中国都可以得利的,如果有适当的安排。基本上如果我们从经济学的国际贸易是可以互惠互利的,我们传统基本经济学,你们本科生就有独到的比较利益,就可以使双方都得利的。但是如果我们超过彼此的比较利益,如果我们到西方读博士,然后做教授的经济学上最有名的杨小凯所提倡的分工的理论,叫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对整个经济的分工做出很好的分析,得出居然是基于亚当·斯密,但是远远超越亚当·斯密得出的理论,被诺贝尔奖得主布凯南两次提名杨小凯。从国际贸易的观点,“一带一路”的合作又不限制四于国际贸易,还有投资技术、文化、思想等等的交流,这些也是可以基于类似国际贸易的互惠互利,而在这些文化等交流上的互惠互利,因此我认为“一带一路”是能够带到各个倡议国家得到很大的利益的。因此,我认为加上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所以我认为“一带一路”的提出是会得到有关国家最大部分积极参与与合作的,因此我对这个是非常抱有乐观的看法的。

各国合作,我有提到前两天的巴黎协定,虽然是一个开始,但是远远还不够,因为我们现在全球化,但是同时也全球暖化,有机遇、也有问题,所以要处理各国全世界已经越来越紧密、相互影响,美国引起的08年的金融危机,马上全球都到影响,我们的世界已经越来越小,相互关系越来越厉害,面对越来越多需要全球合作才能够解决。巴黎协定只是针对全球暖化的问题,还有很多其他的国际上的问题。因此我认为,就像一个国家需要一个政府,我们需要用市场经济,能够让市场做的尽量让市场做,有些东西市场不够的需要政府来做。同样,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因此我们也需要一个全球性的,我们有联合国,但是联合国的力量远远不到一个国家的政府的力量,一个国家例如你看他的预算,平均而言,一个国家的预算只占全国总产量的30%左右。但是联合国预算占全球GDP的不到万分之一,这是相差几千倍,所以联合国很可怜,力量太小了。而我们全球越来越相互关心的,需要一个更强大的联合国,因此我提出几个建议,加强联合国的力量,增加各国的会费。第二,把现在全球的一些公务,例如公海、空气等,没有属于任何人、任何国家的资源归给联合国,由联合国来管理,向那些污染和使用这些共同资源的人和机构、国家收税,那就可以加强联合国的资金,做全球有利的事情。

第三,让联合国和WTO世界贸易组织合作,对那些例如违反环保的,对全世界做出危害太过分的,以WTO让各国对他进行贸易抵制,国家需要某些强制的力量,联合国即使财力够,但是强制力还不够,所以需要一些非武力的强制性,其中一个是贸易制裁,所以我希望能够朝这个方向发展。

主持人马宇:黄教授不愧是经济学教授,从理论的角度禅师冷知“一带一路”倡议的合理性,并且还有一个,从机制上,在一个更高层面或者一个全球治理的角度去谈如何够好的保证“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们在座的各位谈“一带一路”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我们还是从中国这个角度看问题,并且我们在说“一带一路”,我们也把国内确定了有关的18个省市,但是我们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一个角色,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就是说在“一带一路”这个倡议里边,香港特别行政区应该说是在中间这个位置上,你也可以说它是“一带一路”这个范围里边的一个经济体,同时又是我们中国的一个特殊的经济区域,跟国内的十八个省区市还有所不同,所以我们也希望,是不是可以从香港这个角度来审视一席“一带一路”这个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