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友:看好中国股市 注册制将引爆长期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管清友:看好中国股市 注册制将引爆长期牛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

网易财经12月14日讯 2016年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大国图新 重启增长”,经济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经济改革,网易财经全程直播。

在“圆桌对话:超级 牛市 终结?”论坛上,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表示,从经济、流动性和资本市场制度这三个角度来说,长期来讲,非常看好中国股市。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管清友认为,最乐观的情况,估计在2016年年底可能会有所谓降幅趋缓,阶段性见底的可能性出现。

从流动性的角度来看,管清友认为现在已经形成了“流动性堰塞湖”。而要这个“流动性堰塞湖”至少要有一个可承载、可吸纳的重要领域或者重要池子。

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来说,中国有潜力可以制造一个疏解流动性堰塞湖的资产池——坚定地推动注册制的改革,给庞大的流动性一个出口。

管清友表示,注册制改革可以和股权分置改革相比,尽管它会对存量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冲击,但它对于我们一个长期牛市,应该说是一个重要的爆发点。

以下为论坛实录:

管清友:关于经济见底我之前在几个场合也讲过,我觉得这次判断经济是否见底确实有点儿困难,刚才滕总讲了他的观点,先讲为什么困难,因为这次我们面临的情况确实和过去十几年,过去二三十年不太一样,它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全球性的老龄化,人口红利的消退,刚刚我们有个研究,从2012年开始,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开始,整个全球步入了人口红利消退的阶段,这个阶段其它经济体所谓人口红利还无法弥补中国人口红利消退造成的影响。因此对于全球和中国来讲,人口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经济减速比较长时间的影响,这是一个中长期的判断。第二,从短期的周期性因素来讲,确实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我们可以看三架马车,也可以看四大要素,三架马车中最重要的投资,这里面我们看到,房地产因为人口结构的变化,它的拐点已经到了,制造业PPI的同比负增长已经经历了45个月,大大超过朱镕基时期PPI同比负增长31个月的周期,从基础设施建设这块,应该说现在是唯一被赋予所谓“托底对冲”经济下滑重任的领域,所以总体感觉这一轮判断见底确实比以往要困难得多,也心里没有底,滕总刚才讲了他的观点,他觉得基本上见底了,我觉得是需要观察几个指标的。

一个是主要的重化工业,我们讲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这些行业的产能去化,我想这个结论直接决定了我们这一轮经济是不是见底。

二是我们称之为四大攻坚战的化解过剩产能,它的新的方式我们在90年代末期用的是砸地压地的方式,而这次所谓解决僵尸企业的主要手段是兼并重组,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部委层面的会议都看到这样一个信号,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像厉以宁老师之前在一个场合讲的,是希望避免刚才水总讲的这个,谁付出代价?不希望大面积的人群为所谓经济转型付出代价,当然对重化工业来讲,它的失业群体相对于原来纺织工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总体就业面相对比较窄,代价也是比较小的,所以至少从明年经济建设的情况来看,最乐观的情况,我估计在2016年年底可能会有所谓降幅趋缓,阶段性见底的可能性出现,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层面,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去看我们的资本市场。

第二个层面是从流动性的角度,我们不妨看一下流动性,从M2的角度,现在确实形成了“流动性堰塞湖”,不光中国,全世界都是如此,我也希望大家花点时间把视角拉长,它不仅仅是我们最近十年来,或者不仅仅是2008年以后的事情,如果把历史视角拉长的话,你会发现近一百多年以来,全世界应该说是第一次面临着流动性如此泛滥的阶段,这个阶段不是从2008年开始的,是从2001年格林斯潘开始应对美国经济下行,应对“911”事件造成的经济冲击开始,所以至今还有学术界的人在抨击格林斯潘,当然也抨击以格林斯潘为代表的很多央行行长们,所谓低利率、零利率的时代在历史上也是没有遇见过的,这个阶段怎么能够走出去,能不能成功走出去,说实话是要打个问号的,在经济史和金融史上我们确实没有经历过这种阶段,也未必今天各国政府和各国央行采取的措施一定是成功,怎么走出这个“流动性堰塞湖”呢,我想至少要有可承载、可吸纳的重要领域或者重要池子,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鼓吹的事情,中国确实需要一个新的资产池,这个资产池要足够大。

水皮:你认为美联储如果加息的话会不会是你刚才说的全球流动性拐点的信号?

管清友:我个人觉得美联储的加息一定是一个全球流动性边际上逆转的信号,我想这在学术界,投研人员的分析中是有共识的,边际上一定是收缩的,这种长期影响我们是不可能小看也不可能漠视的,但我们也知道,它的规模已然很大,怎么逐渐消化所谓已经形成的“流动性堰塞湖”我觉得现在是摆在各国政府面前一个非常重要的难题。但好在从中国的角度来讲我们是有潜力、有空间可以制造这么一个资产池的,因为中国确实有改革空间,这就是我强调的第三个方面,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角度,以注册制为代表的资本市场的制度设计会带来改革红利,这需要我们坚定地去推动注册制的改革,给庞大的流动性,给已经形成的大量投资机构出口,这样的话,从长期来讲,我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应该还是非常乐观的。

其实从身边一些朋友,包括滕总,这些年,身边很多朋友,老领导、老同事,很多都投身资本市场,都自己做,因为传统的公募基金、保险,有一些体制机制上需要理顺的地方,很多人都投身这个市场,因为大家看好这个市场,所以才投身到其中去。

第四点我想讲,这时候在大趋势大家明确、有共识的背景之下,也不要忘了短期的风险:第一个个风险,美联储加息,不管怎么样是一个边际上的改变;第二,我们也不能够把“应该怎么样”想当然地理解成为“实际一定会怎么样”,毕竟这个市场上有多个主体,包括监管层,包括投资机构,包括投研机构,包括公募私募保险等,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不确定性因素;再加上中国市场特有的市场结构,所谓散户化,所谓情绪化比较重的情况,对这些不确定性我们也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特别是刚才侯总讲的问题,我以前都叫他“侯老”,我们一直是一个人为制造的市场,这个市场确实有它先天不足的地方,我们也不敢确定未来没有政策推动、没有干预的情况,我们只能一方面高度重视此类不确定风险,另一方面尽量把这些不确定性风险纳入到我们的分析框架当中去,把它作为重要的变量去考量,所以我不知道说清楚了没有,从经济、流动性和资本市场制度这块,长期来讲,其实我还是挺看好的,而且我觉得这次注册制的改革,短期来讲我觉得可以和股权分置改革相比,如果从长远来看,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讲,尽管它会对存量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冲击,但它对于我们其中一个长期牛市,应该说是一个重要的爆发点,这个从美国、欧洲,包括台湾地区资本市场的制度设计上,应该说已经能够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