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富德生命600亿举牌上市公司 监管层重拳排雷

低利率时代来临、资产配置荒等成为下半年市场热词,以万能险为主要销售产品的中小险企开始偏向权益类投资,而频频举牌也彰显出险资的不俗实力。据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下半年以来已有8家保险机构花费超千亿元举牌A股26家上市公司,其中富德生命人寿耗资600余亿元成为举牌大户。

保险公司频频举牌暗藏的资产负债错配风险及流动性风险,引发了监管层的关注。12月11日,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保险公司资产配置审慎性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部分保险公司分析资产负债匹配状况;紧接着又于15日印发《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指引》及应用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旨在提升保险机构资金运用内控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

“两个文件一个重短期,一个重长期。从短期看,监管层肯定看到了保险公司最近的动作,急需对风险有大致了解;从长期看,监管层要给予保险机构内部建设细化要求,真正做到管住后端,以应对接下来所面临的经济新常态及偿二代的正式实施。”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险资凶猛举牌暗藏风险

保险公司举牌“不差钱”,但仍面临着资产负债错配风险及流动性风险。

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自今年7月以来,包括富德生命人寿、前海人寿、安邦保险、阳光保险等在内的8家保险机构花费超1300亿元举牌。其中,富德生命人寿分别于8月、9月、11月及12月四次举牌浦发银行(600000.SH),从占总股本比例5%上升至如今的20%,每次交易均价分别为14.89元、15.07元、16.53元、19.22元,累计交易均价为16.29元,粗略计算,共计耗资约612.9亿元。12月16日,浦发银行收盘价为18.18元。

紧随其后的前海人寿下半年共举牌7家上市公司,其中与一致行动人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牌万科A(000002.SZ)最为引发市场关注,共同占总股本的20%。此外,其目前还拥有中炬高新(600872.SH)20.11%股权、南宁百货(600712.SH)、南玻A(000012.SZ)17.22%股权、韶能股份(000601.SZ)15%股权、合肥百货(000417.SZ)5%股权及明星电力(600101.SH)5%股权,粗略计算,共耗资约392.7亿元(其中包含钜盛华联合举牌部分资金)。

安邦保险举牌金融街(000402.SZ)、万科A等,花费约162亿元,其现拥有金融街25%股权,其他5只均为5%股权。不仅如此,其半个月内两次举牌H股远洋地产(03377.HK),并暂时位于第一大股东,耗资过百亿。

此外, 其他5家保险机构举牌资金未超过百亿元,中国人保今年7月以人保寿险及人保财险举牌兴业银行(601166.SH),花费约94.7亿元。

在平安证券分析师缴文超看来,举牌的公司基本都是万能险销售较多的公司,目前看保险理财产品是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中收益较高的。如国寿、平安等万能险结算利率在4.5%到5%左右,安邦保险结算利率在5%到5.5%之间,前海人寿、生命人寿等部分产品结算利率在7%以上。而这种理财产品呈现庞氏特征,以期限错配维持高收益(短配长,资产久期大于负债久期),容易导致流动性风险。而股票流动性远好于非标资产,尤其是大市值蓝筹股,变现速度快、变现成本较低。

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资本市场未来走势如何仍难以看清,因此在《通知》中,保监会要求符合相关情形的保险公司进行压力测试,针对的假设情形包括上证指数点位下跌20%、30%,无风险利率曲线上升50BP、100BP,利差扩大100BP、150BP,长期股权投资下跌10%、20%,投资性房地产价格下跌10%、20%,保险资产风险五级分类中不良资产60%和80%无法收回本金等。

部分险企内控仍有漏洞

“如今面对低利率环境,资产配置收益偏低,保险机构自然就会有转向其他风险偏好的倾向,如有的保险公司在市场拓展上更激进一些,偏股权类投资,或在固定收益上偏向非标资产比较多,一旦经济不景气,风险就会暴露出来,保险公司在这个时点上也面临痛苦的抉择。”上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副总经理说道,“因此除了短期摸底,长期的内控指引也很重要。”

据记者了解,根据《指引》,保险机构应设立双人、双职、双责三道监控防线,有关部门间相互监督制度,内部审计部门独立监督制度。同时设立以风险评估委员会、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岗位为主题的垂直管理体系,搭建风险管控架构。在委托投资方面,保险资金运用实行董事会负责制。

同时,分指引对银行存款、固定收益、股票及股票型基金产品的资金运用进行详细规定,具体包括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投资研究与决策控制、投资执行控制、投后管理。

在保监会相关负责人看来,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得到显著提升,但也日益凸显出有些保险机构在资金运用内部控制领域长期以来累积形成的短板和缺陷,突出表现在内控制度不健全、运作机制不完善、内控工具手段相对滞后、执行难以到位、股东或董事长等可能凌驾于控制制度之上等,难以适应市场化改革带来的风险挑战。行业急需一套行之有效的内控标准,规范资金运用内部控制行为。

“此次保监会出台的这些政策对注重合规的保险公司而言其实没有太多影响,主要是对一些成立不久、公司治理体系尚不够完善的公司影响比较大。”一位小型保险公司资产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据我了解,现在保险公司越来越多,而且不少都是自己管理投资保险资金,很多保险公司在行为上不是很规范,比如一家公司资产管理部总共就那么多人,再搞内部岗位分离,公司会觉得决策链条太长,通常都是几个人就把投资的整个过程从头做到尾,这里面细看漏洞还是很多的,保险公司在投资上需要比较完整的架构。”

在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相关负责人看来,《指引》出台后所带来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提升行业竞争力,保险机构未来要接受更广的业务并参与国际竞争,内控水平是体现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其次是强化风险管控,降低操作风险,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最后有利于加强和改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