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商城记·东莞 一片万钱是莞香

“当莞香盛时,岁售逾数万金,苏松一带,每岁中秋夕,以黄熟彻旦焚烧,号为熏月。莞香之积阊门,一夕而尽,故莞人多以香起家,其为香箱者数十家,藉以为业。”

这段文字,出自明末清初岭南著名文人屈大均(1630~1696年)笔下。苏松一带,即今日之苏州、上海地区;阊门为苏州古城西北门,明代以来,这里是全国最繁盛的商业街区之一。

原籍广东番禺的屈大均,毕生以明朝遗民自居,青壮年时为了策动反清复明的事业,奔走于吴越苏杭一带,40岁后又移家东莞,上文中所描述“莞人多以香起家”、莞香行销江南的景象,应为其亲见亲闻。

“香生于人”

屈大均所著笔记《广东新语》,是一部详述南粤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经济物产的奇书,其中专设“莞香”一节,开篇即介绍道:

“莞人多种香,祖父所遗,世享其利。地一亩可种三百余株,为香田之农,甚胜于艺黍稷者。”

也就是说,种植莞香是东莞人祖传之业,香农的日子,远比一般种稻田的农民滋润。

莞香,实际上是生长于亚热带地区的沉香类乔木的一种,东莞人习惯上把产于东南亚的沉香叫做“全沉香”,产于本地的叫“土沉香”。古史记载,“自古南蛮多瘴气,村人多死于瘴”,唯有一种野生的香木树燃烧时散发出的奇异香味,可以消除瘴气,“人闻之清醒,病除”。后来,佛道两教也以焚香来敬佛拜祖,香木兼有药用及宗教价值,身价就越来越昂贵了。

据屈大均所记,广东多地都有香山、香林,出产名香、异香,莞香本来无多大名气。但“昔之香生于天者已尽,幸而东莞以人力补之”,即野生香木或采伐殆尽,或地苦幽深难以到手,而东莞香农自力更生,令“香生于人”。故“盖自有东莞所植之香,而诸州县之香山皆废矣”。可见莞香之一枝独秀,靠的是东莞人一向的勤劳与精明。

但即使在东莞,因水土和地力不同,出产的莞香等级也各异,“香在地而不在种”,最好的莞香产地叫“金钗脑”,面积不过十余亩,香木种至10年方成才。另一也能产良种的金桔岭,“岁出精香仅数斤”。

既然优质莞香如此难得,自然有人挖空心思“增产创收”。故市面上的莞香也分数种:未经任何加工的为生香;以“上香杂次香”混合处理过,满足商人急需的为熟香;以劣香用急火催煮,纹理貌似质优品的,则为伪香。

屈大均说,因“种香之人一,而鬻(贩卖)香之人十,爇(烧)香之人、且千百”,即便是熟香、伪香,在江南市场上也卖得很好,靠经销莞香极容易发财。

屈大均毕竟是三百多年前的文人,他要为辛苦劳作而所得有限的香农们抱不平,对唯利是图的莞香加工制造业者及大批商贾,则颇有微词。

但不管怎么说,屈氏的详尽记录表明,在明代莞香的种植加工和销售贸易,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岁售以逾数万金”之说,应不是信口开河。

香港之“香”

在《广东新语》“四市”一节中,屈大均提到“东粤有四市”,其中“一曰香市,在东莞之寮步,凡莞香生熟诸品皆聚焉”。

寮步位于东莞县城以东,据记载初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距今1380年上下。镇上有寒溪河穿流而过,连通东江,船只可在河边码头靠泊,很方便地运送莞香及其他货物经珠江口出海。“寮步”者,草寮埗头(粤语谓码头)之简称也。

寮步古集镇兴盛时期,沿河有纵横交错的十三条商业街,石板铺成的窄窄的街道两旁,各色商铺应有尽有,据说明朝时沿街商号即多达200余家。

据现存史籍记载,13世纪末,即宋末元初时期,沉香木在东莞已“盛种之,客旅多贩焉”,故寮步香市,相信亦在此前后兴起。自那时起,各地香农将不同等级成色的沉香运来,在寮步镇内的“牙香街”加工,打上“莞香”的招牌再出售。

寮步香市运出的莞香,品质好,数量大,各路香商、药商、香客乃至文人雅士,闻香而来。云集寮步的莞香商人中,既有东莞本地人,也有广州人、香港人,以及远在广东南端的雷州半岛人。他们往往代代相传,大做其家族生意。

提到香港,原来跟莞香也有一段颇深的历史渊源。

自唐代至明中叶的七八百年间,现今的香港地区隶属于东莞县。当地乡民除煮盐、捕鱼、耕作为生外,种香业尤为蓬勃。最迟到明代,香港地区已开始盛产及出口香木即莞香,今天新界大埔的沙螺湾、沙田的沥源村,都是产香名地之一。而“香港”一名,最早出现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的笔记史料《粤大记》上,但只是民间说法,直到清朝后期,才正式用作官方地名。

后半生长居香港的名作家叶灵凤(1905~1975年),1953年在《大公报》副刊发表《香港的香》一文,即搜罗了“香港”名称起源的不同解释,并认定如今石排湾附近的一座小村,早在英国人到来之前很久就叫做香港村(今之香港仔)。原因是这里曾是莞香运输出口的一个小港,香农们从东莞各产地将香料运到石排湾,再由此换大船转送省城广州再北运。九龙半岛最南端的尖沙咀,曾经叫做“香埗头”,应该也是莞香运输的中转站。

1949年后移居香港的著名历史学家罗香林(1906~1978年)亦考证说,香港的“香”是指香木,即莞香。

香消人散

上品莞香产量有限,价值昂贵。有行家估算,按如今的市价计,特级沉香起码数万元一斤,如出口到日本、中东等地,更高达数万美元一公斤。前人笔记中称莞香“冠绝天下”“一片万钱”,或非虚言。

由于莞香声名远播,明清两代成为地方官府进奉朝廷的贡品。宫廷档案中仍留有来自东莞的“严露香”“莲头香”“切花香”“女儿香”等名品成批进宫的记录,朝野上下亦有“东莞悠远,香结朝珠”之说。

但莞香后来的衰落,相传也与进贡有关。据说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宫廷派采香专吏南下东莞,催索异种名香。县官责成地保里正向香农逐户征收,完不成配额任务就杖刑伺候。香农无法可想,只好把香木砍掉,举家逃亡避祸。香木成材需时,树砍光了,莞香就渐渐销声匿迹了。

当然,这一民间传说,只是对晚清以来莞香业衰落的一种解释。官府的需索无度,无疑是东莞香农心灰意冷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近代化学工业兴起后,工业香料制品的品种、产量之多,更新换代之速,又岂是靠人力种植加工、产出有限的传统莞香业所能抗衡?

到了民国初年,寮步香市已门可罗雀,后来更是名存实亡。到了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昔日的香市变成机油批发中心和灯饰专业市场,90年代则转而兴起汽车销售,寮步因此号称“中国汽车销售名镇”。如今,“香市”只余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子了。

还有一点遗憾,莞香及寮步香市虽然享誉数百年,有名有姓、记载可靠的莞香大商人的史料,却不易找到,与扬州、自贡盐商,山西、汉口茶商,乃至近邻的广州十三行行商等精英辈出的著名商帮相比,难免相形见绌。恐怕这也与优质莞香毕竟是少数人能享用的奢侈品,就算“一片万钱”“岁售逾数万金”,其真正的市场规模,还是无法跟盐、茶、洋杂百货等大宗日常消费品相提并论吧。

而借莞香得名,日后难觅“香”踪的那个本属于东莞的小小海岛,过去一百多年来,反而成了中国历史舞台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真可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