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软”实力强劲 成都打造“世界软件名城”

“我们正在天府软件园创业场注册一家新的公司,让我们的创业团队能够在这里扎根发展。”王锦鸿这几天忙着注册一个叫“U5科技”的软件开发公司,着力于打造一个个人价值交互平台,为此,他引入了美国、中国香港等地的技术人才加入到这个新的团队。

天府软件园创业场是由成都高新投资集团出资打造、成都天府软件园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的移动互联网创新型孵化器。如今,越来越多的软件创业人才正汇集于此,期望能够在成都的“软”环境中成长壮大。

包括迈普集团等本土成长的企业,以及微软、华为等外来企业,都依托于成都基地在国际软件市场进行竞争。成都意欲打造“世界软件名城”,数据显示,成都软件业收入已经超过2000亿元,稳居中西部地区首位,初步确立了“硬件有深圳,软件有成都”的产业格局。

日前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安排部署了稳增长、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点工作。成都正瞄准以软件业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能级和水平,推动成都经济再上新台阶。

成都“软”实力

虽然地处西部,但成都在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方面的实力一直备受业界瞩目。

据了解,成都软件服务业规模体量约占全国的4.8%、中西部地区的32%和西部地区的47%,在全国软件产业版图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成都市软件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5%,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产业规模达2720.4亿元(其中,软件业务收入2050.7亿元)。软件服务业占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达44.1%,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约6.65%。成都的软件服务业收入已经约占到西部地区软件业务收入的50%,稳居中西部地区首位。

“成都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软件服务业发展的领军标杆城市。”成都市经信委副主任李长虹表示。

如今全球软件20强企业已有15家落户成都,微软、思科、IBM、埃森哲、维布络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华为、中兴、曙光、腾讯、神州数码、东软、中软等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在蓉设立机构或投资发展。

目前成都的软件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软件企业达到1585家,软件类创新机构达180家,2015年新增软件著作权登记8700件,同比增长48.4%。

说到成都软件产业发展,不得不提成都高新区。作为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最近几年,在科技部举行的综合评比中,成都高新区连续保持中西部第一位。截至2015年底,成都高新区已获得“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等12个国家级基地授牌。目前,成都高新区聚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1200余家,从业人员约10万人,逐步形成了以信息安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为引领的高端软件及新兴信息服务产业集群。

崛起根基

成都软件服务业的高速崛起,其根基在于成都市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以及对该领域一直持之不懈的“深栽厚培”。

成都市明确提出将信息产业作为成都的四大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发展,从未动摇过发展方向。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壮大,成都市又围绕软件服务业发展,先后出台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等系列政策,以务实前瞻的“顶层设计”引领软件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在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总经理何蕾看来,随着全球产业分工的加速,软件服务业也在不断寻找下一个迁徙落脚点。而成都前瞻性的战略思路、良好的产业环境、较低的综合运营成本以及不断趋向国际化的政务服务水平对软件产业的集聚产生了核心引力。

在软件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方面,成都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成都拥有高等院校36所,在蓉重点实验室国家级10个,在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形成了完整的科技研发体系。每年20万以上的毕业生人数,220余万技术人才的存储量在中西部城市中排名前列。“天府软件园有4万多名员工,从人才结构看,有1到2年经验的软件开发人才占了20%,3到5年经验、5到8年经验的人才非常多,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健康的人才环境。”何蕾表示,大量本地人才的留驻和外来专业人才的加入,让软件服务业发展“底气十足”。

成都的努力换来的是源源不断的回报。

经过多年发展,软件服务业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战略性、先导性、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有力地促进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了智慧城市、“互联网+”等信息化应用。

同时,在已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数字娱乐产业基地等的基础上,近年来成都又先后拿下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牌子,成为“中国领军智慧城市”。

全产业链竞争

随着成都软件服务业的高速发展,一场更深入的变革正在酝酿发生。

“成都已经不再满足于单一产品和单项服务的竞争,在软件服务业领域,成都的下一步是打通全产业链,与竞逐者展开全方位的产业链竞争。”成都市经信委相关人士表示。

作为支撑成都产业发展、城市运行、社会服务的基础性产业,软件产业已经成为引领成都经济转型、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战略性产业。产业链的整合创新正是成都软件服务业发展下一步的重点。

在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秦志光看来,要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创新,离不开行业领先的龙头企业。只有加快打造产业生态体系,进一步强化产业链整合能力,才能适应硬件与软件、内容与终端、应用与服务一体化整合发展的趋势,不断满足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等的系统应用要求。

在这一方面,成都的不少软件服务业龙头企业已经开始积极尝试。成都三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一家领先的金融电子产品及服务提供商。2015年10月,三泰控股旗下全资子公司三泰电子联合成都数联铭品成立了三泰铭品公司,开展金融服务大数据业务。不仅如此,三泰控股还参股四川金投旗下“金惠家”品牌,已取得互联网保险代理业务等资质,与“金宝盟”的融合将展现巨大协同效应。“我们将继续巩固在金融电子设备及服务外包领域的传统优势,并对交易银行业务、企业征信业务领域进行深入拓展。”该企业负责人士表示。

在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成都市软件服务业的产业链构建初见成效。

移动互联网从芯片、部件、整机研发、应用软件及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突破,产业规模(不含制造业)达216.9亿元;通信保密及终端、安全应用系统、身份认证、安全存储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优势产品,与北京、上海等位居国内信息安全产业第一方阵;数字媒体方面形成覆盖创意设计、终端及装备、软件研发、平台运营、在线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拥有全球最大的无线音乐发行基地——咪咕音乐。此外,全市还聚集了英特尔、德州仪器(TI)等众多国际知名IC企业,以及和芯微电子、振芯等100余家本土IC设计企业,全球一半以上笔记本电脑芯片实现“成都造”。

“成都的软件服务业高速发展的势态仍将延续。”在成都市经信委副主任李长虹看来,随着成都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养引进人才、着力培育新兴业态等,软件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成都正在一步步实现“世界软件名城”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