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川监管与维权并重 创新推动四川旅游规范发展

中国网4月8日讯 今天,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召开全省旅游行业监管工作视频会议,四川省旅产办副主任、省旅发委副主任陈加林在会议上指出,切实做好四川旅游综合监管工作,是贯彻落实“三驾马车”工作思路和定位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保障,也是旅游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加林强调,四川旅游经济高速在发展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依法治旅规范市场既是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保障,更是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迫切需要。

会上,四川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是四川省深入实施四川工商“257”战略的第一年,也是四川省工商系统的“法治年”。全省各级工商部门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切实做到“入位履职”,以工商商事制度改革为契机,放宽旅游市场主体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执法力度,推动旅游市场既充满活力又规范有序的发展。

一、完善工作机制,夯实旅游市场监管基础

旅游市场监管工作,涉及法律法规多、部门多,职能职责分散于政府相关部门和我局相关内部处室。近年来,四川省工商局明确职能职责,完善了“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内牵外联、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旅游市场监管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今年还配合交通、商务、地税、旅游等部门出台了涉及旅游包车、九黄环线客运市场和纪念品市场专项整治,以及4A级以上景区推行网络(电子)发票等文件。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省旅游产业领导小组的支持,将工商部门旅游市场监管相关重点工作,纳入了省政府《全省依法治旅规范市场工作方案(2014—2016年)》,上升为政府行为。目前,全省主要旅游城市的旅游企业使用或参照使用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旅游局统一制定的规范式合同文本(2014)达到90%以上。有效发挥工商和部门间的市场监管整体效能,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着力解决旅游突出问题

按照四川省依法治旅“四个突破”、“文明旅游”,以及国家工商总局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工作要求。针对四川省旅游市场存在突出问题,各地工商部门实行“靶向”整治,主动加强与当地旅游主管部门联系,积极会同旅游、公安、商务、质监等部门,突出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重要节日节点,突出对国家级、省级5A和4A景区,以及名胜、古镇等重要景区景点,开展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药材玉器市场、旅游广告旅游纪念品市场、不合理低价等多个联合专项整治行动。成都、乐山、阿坝等地还将旅游市场专项整治作为四川省工商系统年度品牌行动-“红盾春雷2015”的自选子行动来重点开展。尤其是成都市工商局推行“网渔式”日常监管工作法,拉网式排查重点景区(景点)和重点经营单位,确保监管从点到面不留死角。

2015年,仅旅游纪念品市场一项专项整治,全省工商系统就出动了执法人员6087人,执法车辆612辆,检查旅游经营户5604户,严厉查处和曝光了一批典型案例。如乐山“福晶堂”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有效震慑了违法经营者,治理旅游市场突出问题取得成效。

三、强化涉旅信用信息公示,打造信用监管“四川样本”

旅游市场信用监管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系统性、综合性工作。2015年,四川省工商局按照省政府依法治旅工作要求,以信用信息公示为突破口,依托“一网一系统”,采取“双公示”的模式,联合省旅游局、人行成都分行,牵头开展了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公示工作。将涉旅企业和个人的不良信息与本行业的资质获取、资质和信用等级评定、表彰奖励、政策优惠、接受金融服务等挂钩,完善部门间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倒逼机制,探索涉旅企业黑名单制度,推进建立旅游市场信用监管“四川样本”。

一是充分利用由四川省工商局代省政府承建并管理的一个网站平台,即:“四川信用网”,依据《四川省行政机关征集与披露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95号)和《四川省企业信息信息目录》,实现了全省50个省级部门和有关单位部门间的互联互通,涉旅企业监管信息的征集、交换共享和公示。

截止到2015年底,“四川信用网”已累计征集了全省涉旅企业的信用信息29837条,公示了28850条基础信息,169条业绩信息和117条警示信息,向省级相关部门推送了701条提示信息。

二是按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654号),建成的一个系统即:“四川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通过工商监管信息录入、案件系统关联采集、企业自主申报,以及与“四川信用网”数据交换共享等方式归集信息。

截止目前“四川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已公示了1.99万户涉旅企业相关信息。通过“四川信用网”和“四川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的“双公示”,四川省逐步建立健全了涉旅企业信用信息征(归)集和公示机制。通过发挥公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促使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与市场规则,达到激励守信和惩戒失信的效果,有效推动了四川省旅游市场的信用监管,促进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同时,四川省工商局还指导各地积极探索建立信用监管的新机制、新模式。如乐山市工商局积极探索以工商监管数据为基础,通过与携程网、去哪儿网、途牛旅游网等第三方平台合作,与涉旅企业、涉旅门户网站对接,构建以“诚信乐山旅游信用公示与服务平台”为载体的旅游市场信用监管体系建设。

今年,四川省工商局将完成平台公众服务、涉旅经营、政府部门三大模块,面向游客提供涉旅经营者基础信息查询、诚信榜单、消费推荐、用户评价及在线投诉等11项功能。甘孜州工商局根据藏区旅游和全域旅游特点,探索建立旅游诚信市场星级评定模式。

四、扎实开展成品油市场监管,确保自驾出游行车安全

根据近年来317/318国道四川段自驾游逐年倍增和重点区域维稳工作的需要(主要涉及少数民族地区消费主体和加油站经营主体的特殊性),明确了四川省成品油市场监管“三结合、三促进”的工作思路,即将成品油市场监管与旅游监管、道路交通安全、维稳工作,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今年四川省工商局以317/318国道沿线和九黄环线的甘孜、阿坝州、绵阳,旅游集中地的乐山和省际交界的广元、巴中、泸州等重点市州;以城乡结合部、高速公路沿线、车用燃油批发零售集中地为重点区域;以批发、零售为重点环节;指导各地强化成品油市场日常监管,科学制订年度成品油抽查检验计划,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成效显著。2015年,全省工商系统就出动执法人员6542人次,出动执法车辆5123台次,对流通领域676座加油站的1359个批次的成品油进行了抽查检验,发现103个批次不合格,已立案查处不合格成品油案件95件,结案68件。有效保障了全省自驾出游行车安全。

五、创新维权模式,提升旅游消费维权效能

一是建立健全旅游市场快速维权处理机制。全省主要4A级以上景区均已依托涉旅企业和景区经营户建立了消费维权联络站,实行协商和解与行政监管相结合的纠纷处理机制,消费纠纷不出景区、不出店家,就地化解。阿坝州工商局实现了接诉后县城15分钟内、旅游集镇30分钟内,旅游精品村最迟90分钟内到达现场处理的“12315消费维权 1539 快速反应机制”。二是构建异地维权协作机制,及时化解异地旅游消费维权问题。三是充分运用大数据,提高消费维权精准性。对我局及旅游部门编写的《2015年度四川省消费者满意度指数》和《2014年四川省重点旅游景区测评调查报告》,进行专项数据分析,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和消费提示,开展有的放矢的聚焦执法、精准维权。

六、强化服务支持,商标广告战略助推旅游产业发展

一是放宽市场主体准入,激发旅游市场活力。以商事制度改革为契机,扶持小微旅游企业,支持发展旅游产业化经营,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组建企业集团,有效激发了旅游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2015年,涉旅企业(含)新登记数为10877户,同比去年增长39.2%,呈逐年增长趋势。

二是实施商标战略,助推乡村旅游发展。四川是乡村(农家乐)旅游发源地。近年来,各地工商部门以农副土特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为载体,推动第一产业与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我省乡村旅游由小型分散型向区域型规模化方向发展。根据省旅游局数据,目前我省乡村旅游经营户15万余家, 2015年我省从事乡村旅游业农户人均纯收入13500.3元,同比增长11.8%,比全省农民人均水平高39.9%。全省有涉旅驰名商标84件、著名商标403件(主要是我省的旅游景区,名小吃、酒、茶以及特色工艺品等商品和服务商标)。

三是实施广告战略,探索广告+旅游深度融合,对接省内外主流媒体、知名网站及新媒体,加大对四川旅游形象展示和产品营销力度。指导四川旅游业“十大领军企业”和“十大成长型企业”制定“一企一策”的广告战略。以旅游为媒实现精准扶贫。去年促成省内知名传媒公司拿出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广告,对南江县的旅游风景区进行免费宣传,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精准扶贫工作。(伍策 尤紫璇)

(原标题:四川监管与维权并重 创新推动四川旅游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