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4家中概股公司私有化尚未达成协议 回归路途再起波澜

网易财经5月12日讯 最近两周,频频传出的监管消息让中概股回归之路承压。对于中概股回归之路接下来将会面临的影响,分析人士认为,短期来看将打击私有化的积极性,长期看来中概股公司回归仍需要寻找合适的出路。

上周五,有关中概股回归暂缓的消息触发市场,中概股公司应声大幅度跳水。随后,证监会在例行发布会上回应称,已经注意到相关舆情,正对中概企业通过IPO、并购重组回归A股市场可能引起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监管层并没有直接否认上述消息,并且还同时强调,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近3年已有5家在海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实现退市后,通过并购重组回到A股上市。市场对此提出了一些质疑,认为这类企业回归A股市场有较大的特殊性,境内外市场的明显价差、壳资源炒作等现象应当予以高度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对于中概股回归国内监管方面一直持欢迎态度。去年6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推动特殊股权结构类创业企业在境内上市;随后工信部提出在全国范围内放开经营类电子商务外资股比例限制;12月份国务常务会议还提到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战略新兴板,支持创新创业企业融资。完善相关法律规则,推动特殊股权结构类创业企业在境内上市。

业内人士称,从证监会的回应可以看出,监管层确实有意给中概股借壳回归降温。对中概股而言,回归过程主要分为在美国私有化退市、拆除VIE 架构、在A 股上市这三个步骤。中金市场策略研究分析员刘刚称,从已有的经验和案例来看,在美私有化退市并非难事,但由于拆除VIE 架构和A 股上市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方监管,因此并非坦途。

“从中概股公司回归A 股的方式来看,主要有直接IPO 上市、借壳和新三板挂牌三种。此前由于直接IPO 门槛高、等待时间长;市场处于高位时合适壳资源相对有限、股权结构复杂;加之战略新兴板的搁置,更多中概股公司选择借壳方式回归”,刘刚称,目前无法对政策和监管态度做出准确预判,但如果借壳方式也受限的话,则意味着中概股回归的主要途径均将面临更大的变数和挑战。

据悉,中概股私有化步骤主要包括收到私有化提议、组建特别委员会、签订并购协议、召集股东大会、股东大会通过、退市并注销登记。

相关统计显示,目前,包括完美世界、中国手游、久邦数码、药明康德、迈瑞等12家公司已经完成私有化;世纪佳缘、学大教育、淘米和奇虎360已经获得股东大会通过;易居中国、乐逗游戏等达成了最终协议。除此之外,包括世纪互联、当当、人人、陌陌等14家公司尚未达成协议。

一家券商首席策略研究员向网易财经表示,对中概股公司而言,假设真的被暂缓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国内与海外的较大的估值差异对于中概股而言还有很大吸引力。回归路途更加艰难后,回归的节奏放缓,但大的趋势不会变。对于去港股的说法,该人士认为去港股意义不大,港股与美股的估值没多大差异,也实现不了溢价,除非有资金紧张,否则应该不会选择去港股。

刘刚表示,短期来看,可能会打击中概股公司私有化的积极性。对于私有化要约的提出方,能否顺利回归A 股上市、以及这一过程所涉及的时间成本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如果回归A 股之路面临更多变数和不确定性的话,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尚未提出私有化、或者还未达成确定协议公司的积极性,但是否会引发大面积叫停私有化或者下调要约价格还有待观察。

“尽管前期围绕中概股私有化回归的确出现了一些不理性的投资行为,比如壳资源的炒作

等,但从长期角度而言,考虑到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普遍是互联网、电商、游戏、视频、教育、媒体等“新经济”行业的重要甚至龙头企业,盈利增速和未来增长潜力明显好于“老经济”板块,因此为优质中概股公司的理性回归提供可操作的出路和政策便利,使得中国国内投资者更多分享到“新经济”板块和公司高速成长带来的收益可能依然是值得考虑的。”

作者: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