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华西专家:防治乳腺癌这些知识要知道

医家之言

受访专家

李平教授

邹立群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头颈乳腺科主任医师

“头号红颜杀手”“女性第一癌症杀手”……这些关于乳腺癌的称呼不绝于耳。乳腺癌在中国确有个“第一”:是中国女性中发病率第一的癌症。不过,发病率并不等于死亡率。根据《2013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乳腺癌位于肺癌、胃癌、结肠癌等癌症后,在中国女性癌症死亡构成比中占第五位。并且,乳腺癌的5年存活率也相对较高。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在《国际癌症杂志》上发布的数据,乳腺癌在中国的5年存活率是73%,比起肺癌的16.1%要高很多。如今,这类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怎么治,如何防?就此,成都商报记者采访了两位乳腺癌领域的专家。

提醒

应重视乳腺检查 自测不能取代正规筛查

两位专家认为,遗传、激素水平的改变、肥胖、晚婚晚育不哺乳、吸烟、熬夜等,都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外国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高峰在50~60岁,中国女性会提前一些,发病高峰通常在49岁左右。如今,乳腺癌有年轻化趋势,但年轻化并非绝对,女性们不必紧张与恐慌。

“应重视乳腺检查。”邹教授提醒,不少到院就诊的病人,是通过体检发现该疾病的。通常而言,女性应该每半年看一次乳腺外科医生,20岁到39岁的女性每年应进行一次乳腺彩超检查,40岁以上的女性还应定期进行乳腺钼靶检查。

“早期乳腺癌,女性是基本自检不出来的。”对于网上流传的自检说法,专家认为乳腺的自我检查并不是发现早期乳腺癌的好办法,它并不能取代其他筛查方法。乳腺的检测必须到正规医院去,而女性也应该将乳腺检查作为“习惯”,不管乳房是否疼痛或能否摸到包块,定期的乳腺彩超检查都是必须的。

对于一些“高危人群”,比如有家族史或其他乳腺疾病的女性,35岁以后就应该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定期乳腺钼靶检查。

治疗

晚期肿瘤病人 化疗并非最佳治疗手段

“乳腺癌早期的治愈率是非常高的。”专家认为,乳腺癌治愈后的患者,也一定要听医生的话,该吃药时吃药,并做好定期随访。

“晚期乳腺癌的患者数目也在随之增长。”邹教授介绍,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目标主要为控制疾病相关症状,延缓肿瘤进展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专家称,乳腺癌治疗时通常会用到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等手段,治疗方式是因人而异的。虽然化疗拥有确切的疗效,但其毒性大,副作用也更明显。因此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显然是更优的治疗方式。相关数据显示,10年前,晚期乳腺癌病人平均可维持一年左右生存期,化疗可延长4~6个月。现在通过全新机制的靶向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可达到4~5年,甚至长期生存。

“对于患者而言,手术和放疗听得比较多,内分泌治疗这个词相对陌生。”邹教授进一步解释,这种治疗方式其实已存在很久。随着对乳腺癌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乳腺癌之所以在女性中更多见,与女性的激素水平有关。如今,内分泌治疗已成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辅助治疗及晚期治疗的主要治疗手段。

“如果临床通过检测病人乳腺癌细胞的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两者皆阳性或任一为阳性,目前认为不论年龄、月经状况,术后都应该接受内分泌治疗。”邹教授说。

瓶颈

晚期乳腺癌治疗主要目标:控制疾病症状

两位专家提出,在我国超过70%的乳腺癌患者激素受体检查呈阳性,适合使用内分泌治疗。然而中国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的现状却不甚理想,仅不到30%的激素受体阳性晚期患者接受了内分泌治疗,在欧洲这个数字是近70%。

专家认为,如今医生和患者对内分泌治疗的观念还需改变。由于内分泌治疗不像化疗那样能够迅速让肿瘤“缩小”,因而还未受到基层医生和广大患者的足够重视。事实上,临床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主要目标是控制疾病症状,延缓肿瘤进展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非简单地“缩小”肿瘤。

“目前来说,经济压力成为患者能否继续规范内分泌治疗的关键。”专家提出,鉴于目前医保覆盖的抗肿瘤药物比较有限,内分泌治疗在多地还未纳入医保报销范畴,要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存在难度。作为一线的临床医生,他们希望内分泌治疗药物能尽快进入更多地方的医保报销范围之内,帮助患者进行持续且有效的规范治疗。同时,更要加强乳腺癌防治知识的科学普及,大力推广乳腺癌的早期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成都商报记者 李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