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携康长荣:普及癌症早期筛查,守护国人生命安全

——专访携康长荣医院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欣

文/ 朱伟

携康长荣董事长 顾欣

癌症是人类的噩梦,其危害与日俱增。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当前全世界每年新发现癌症病人约1200万,死亡600万,平均每天有1.7万人死于癌症,每5分钟就有1人因癌症致死。预计未来25年全世界将有3亿人患肿瘤,其中1亿人因本病死亡。癌症将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癌症在我国的发病情况亦不容乐观。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主任陈万青教授于去年在全球权威杂志《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jicians》发表的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分析,2015年有新发浸润性癌病例数近430万,相当于平均每天新发12000例癌症,有281.4万癌症死亡病例,相当于平均每天7500人死于癌症。恶性肿瘤已成为城市人口中第一大死因,农村第二大死因。目前我国各地医院的首诊病人早期癌仅占10%以下,90%以上都失去了战胜癌症的宝贵时机,因此,提高癌症早期发现率刻不容缓!

癌症防治的唯一出路为“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指出:早期发现是提高癌症治疗率的关键。只要早期发现,90%的癌症完全可以治愈。认真做好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工作,则癌症的死亡率可减少约三分之一。

癌症治疗:中国距离世界有多远

“携康长荣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医疗服务的投资管理机构,以让患者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提高医学治疗领域的技术进步,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救治为宗旨,开展肿瘤治疗新技术引进,特别是肿瘤质子治疗重离子治疗等项目引进和运营;早期癌症筛查技术的引进和癌症筛查中心的投资和运营等”,创始人顾欣在谈到携康介绍时如是说。

在成立携康长荣之前,顾欣有着四年的国际医疗从业经验。在这期间,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少能从中国的患者群里看到早期的肿瘤。在他接触的那么多癌症患者中,很少是早期癌症,多数是中晚期癌症。这里有两个问题:中晚期的患者,首先治疗复杂性增加了很多,不是任意哪个医院、哪个医生就能进行治疗;第二,治疗费用会很高,愈后的生活质量和预期的生存期都很差。

资料显示,美国一年新发癌症患者150万,中国新发癌症患者一年400万,美国人口近3亿,中国人口13亿,这组数据说明,中国人癌症发病率比美国低很多;另一组数据是,美国有1500万癌症人口,中国只有不到800万癌症人口,这说明,美国的癌症治愈率远高于中国。

“我们做过各种治疗结果的比较,发现我们在治疗上比美国差不了多少。同样的病在同样的阶段讲治疗的结果,我们中国和美国差距有,但是不大,百分比是个位数。”顾欣分析道,“中国和美国整体的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美国68%,我们可能勉强到30%,我们平均的癌症人口存活率就两年多,人家(美国)平均是十年。就是这样一个很大的差距。”

几年国际医疗经历,让顾欣开始思考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与解决之道。为什么国内的早期发现早期肿瘤的情况那么少?真正通过自主的感觉发现 肿瘤 ,再去医院查,一般都是中晚期,因为多数早期肿瘤患者根本没有感觉。早期肿瘤怎么发现?必须做体检才能发现。国内有这么多的体检机构,发现早期癌症患者相对比较少。

携康长荣公司一角

早癌筛查:癌症治疗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对于癌症进行早期筛查,在很多中国人眼里是个新事物。大部分人会认为,健康体检就等同于早癌筛查。事实上,普通的体检无法完全代替早癌筛查,甚至有可能错过最佳的癌症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会。因为普通的健康检查的对象是心、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压等,掌握人体的一般状况,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病变有较好的筛查作用,但不能及时揪出早期癌症。而早癌筛查是对毫无症状的健康人群进行的医学检查,除了可以筛查早期癌症外,还会检查、评估一些增加癌症发病概率的机能变化。

世界医学统计研究分析表明,肿瘤在不同阶段,患者的治愈率是不一样的。在一期发现肿瘤,通常情况下治愈率(5年生存率)能达到90%,乳腺癌能够达到98%;二期发现乳腺癌,治愈率也可以达到90%。当然像肺癌,一期发现,治愈率也没有很高,当然比三期、四期发现的治愈率高很多。当一个人如果得了肿瘤,在一期或者二期发现,患者被治愈的概率非常高。但是如果三期、四期发现,五年生存的概率大幅度下降。

当前,全世界的早癌筛查标准几乎大同小异,是针对高发、高危病种做筛查。首先是针对“高发高危”,什么是高发?对于女性来说,乳腺癌是第一,肺癌第二,之后是胃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对男性来说,就是肺癌。另外,不同国家高发肿瘤的排序也不一样。中国男性就是肺癌、前列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等,肝癌是中国的一个“特色”,中国肝癌的发病率高,因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多,容易转变成肿瘤。所以,中国基本上比较高发高危的癌症是肺癌,消化系统的肿瘤,比如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等。

“目前在国内,早癌筛查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是人们对癌症不了解、对初期症状不重视,另一方面是我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源有限,公立医院在癌症治疗环节压力巨大,无暇顾及提升早癌筛查水平和服务方式,也缺乏专业的人员和技术”,顾欣谈到。

基于此,一些机构正着手将国外先进的早期肿瘤筛查技术引入国内,向社会进行普及。如携康长荣就与日本大型医疗集团德洲会合作,首家早癌筛查中心并已落户上海,并计划以每年新增3到5家的速度推广至全国各大城市。

携康长荣公司一角

携康长荣:中国早癌筛查领域领跑者

携康长荣的健康事业始于2009年,从癌症治疗最前沿的技术——质子重离子治疗技术发轫,在2012年7月份以后,开始做国际医疗,随着对于癌症理解的日益深入,携康长荣慢慢将目光投向了早癌筛查领域,希望能够帮助国人早发现、早治疗。

在对市场的调研中,顾欣发现目前国内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早期肿瘤筛查程序,人们了解最多的PETCT和肿瘤标记物测试在肿瘤治疗领域更多的是用来观察肿瘤治疗效果以及转移状况,而不是早期癌症筛查。因此,现有体检机构进行的癌症筛查,并非早癌筛查。

严格来说,早期癌症肿块大多只有直径2厘米以下,甚至1厘米以下局部生长,需要有专门的训练,足够的时间去判断。以肺癌影像检测为例,大多数国内医生看到的都是进行期肿瘤的图片,而对早期癌症的影像了解不深,也没有太多专业的经验训练,早期癌症很容易被忽略。

而在早癌筛查过程中,携康长荣会根据每个人的时机情况以及身体状况各不相同,量身定制一整套系统的、合理的专业癌症早期筛查项目,同时对癌症筛查医疗人员进行专业专项培训,保证早癌筛查的准确性。携康长荣会对聘请的医生进行严格专业的训练,并且遵循日本医疗卫生体系中的双重检诊技术,对同一位客户采取两位医生分别检诊的方式,保证检查的准确率。另外每天接诊的人数也尽量维持在20人左右,保证医生有足够时间去检查每一位病患。

与众多国内医疗旅游机构相比,携康长荣有着几点不同:第一,携康长荣还从事着重离子质子等大型医疗设备的引进工作,由此和海外众多医疗机构结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和别人难以企及的人脉通道;第二,携康长荣的虽然做的是医疗旅行,但走的却走的技术路线,这点殊为难得,他们对肿瘤患者的咨询能力并不逊色一些医生甚至专家,携康长荣甚至还和清华大学一起建立了中华重离子质子网,来普及这方面的科学常识;第三,携康长荣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患者、治疗案例和服务经验,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海外治疗服务体系,而国内大部分肿瘤海外治疗机构还只是起步阶段,患者和案例的积累十分有限。

展望未来:为中国建立早癌筛查体系探路

在顾欣的眼中,携康长荣的未来发展,取决于人们对于早癌筛查理念的认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资讯传播日益快捷的今天,顾欣相信,携康长荣的早癌筛查将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携康长荣的重点早癌筛查项目——防癌雷达,主要是与国际医疗技术和医疗资源合作,引入先进的检测和诊疗技术,以及专家支持、医护培训等,打造优秀便捷的“检测、诊断、就医、住院”四位一体的绿色通道,为高端人士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目前早癌筛查的内容包括了肺癌、胃癌、前列腺癌、乳癌、宫颈癌等我国常见、高发类癌症。目前,防癌雷达项目的收费标准在28800元,内容包括早癌、心脑血管等相关领域的所有筛查,预计防癌雷达上海项目半年后实现每天20人的服务量。未来,携康长荣也会相继开展康复的课题,希望逐步壮大,形成一套完整的健康体检体系。

携康长荣今年还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建立了早癌筛查中心,引入的主要是日本的人才,合作伙伴是日本最大的医疗集团德洲会,这是世界第三大、亚洲第一大医疗集团,有70家大医院,430多家医疗机构,在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神经外科、肿瘤、人工关节置换、肝病、康复医学、癌症筛查等专业拥有十分强大的专业资源优势。

顾欣介绍,德洲会是防癌雷达项目的技术支持方、监督方和保障方,强调人文关怀,相同的经营理念是双方共同合作的动力。此外,德洲会的医疗资源相对丰富,携康长荣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让更多人从中受益,也培养更多的疾病筛查检诊医生,把更多经验告诉中国同行,促进我国防癌筛查事业的发展。

多年的国际医学实践让顾欣深知,癌症的治疗是全人类都面临的共同难题。在现有的医学条件下,中晚期癌症的治疗几乎是难以取得好的效果,这点在国际国内都是一样的。

“唯有不断普及癌症早期筛查理念,提供更好的早期筛查服务,建设更多的机构,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癌症早期筛查和治疗的水平,最终为国内早癌筛查体制和机制的建立作出有益探索”,顾欣语重心长的说到。

人物名片:

顾欣,清华大学核物理高材生,在医院大院长大,从小的梦想是成为理论物理学家,毕业后入职核工业部,后辞职从事医疗服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研究后,于2009年正式创立携康长荣医院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