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别让市值管理这本经被念歪了

郭 舒

市值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完善公司治理、改进经营管理、培育核心竞争力,实实在在地、可持续地创造公司价值,同时通过资本运作工具实现公司市值与内在价值的动态均衡。但从现实看,我国市场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存在认识误区。

当前,多数上市公司管理层和股东对于市值管理的认识基本停留在“低买高卖”的浅层面,没有将市值管理放在公司战略高度系统化考虑,没有形成相关的制度安排,没有意识到市值管理的本质在于提高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抑制股价非理性波动和股价回归,造成市值管理短期化、简单化、随意化。整体组织管理不严密,投资决策不妥当,直接影响市值管理的成效。由此,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行为出现分化。

经过去年的股市异常波动之后,部分上市公司对稳定市场预期有深刻认识和反思,倡导以价值为导向的市值管理于是开始影响资本市场的主流,大家意识到唯有提升上市公司内在价值,才能对抗股市的剧烈波动。但也有不少上市公司打着市值管理的旗号,从事涉嫌虚假披露、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的行为,在重要股东股权解禁前,发布高送转、热题材等利好公告,为大小非高位减持保驾护航,或通过与上市公司勾兑的方式,集中筹码后公布并购方案等利好消息,推高股价借以出货,存在市场操纵之嫌。

另外,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外部政策制度配套还有待改进。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新兴加转轨的发展阶段,某些领域的制度政策也不够完善。目前,上市公司协会还在调研、研究论证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市值管理概念、边界,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表述,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也没有推出。同时,现有政策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授予数量、行权条件和激励收益等设定了严格的限制条件,这在客观上也影响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开展市值管理的积极性。

基于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要支持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规范市值管理行为,必须完善上市公司内部制度,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予以引导规范,同时还应注重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严厉打击以市值管理之名行违法违规之实的行为。

为此,笔者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建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内部配套制度。

上市公司应明确市值管理的远期及中长期目标,制订、发布具体的市值管理年度计划;应明确市值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能,建立由董事会负责、经营层参与的市值管理领导体制,由证券事务管理部门,来具体承担公司市值监测、评估,提供市值管理方案,内部培训,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多项职能;应明确市值管理工作规范,通过考核评价标准,强化约束与激励机制,可考虑根据公司一段时间市值表现、市值溢价、市值的健康程度等,从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及价值经营三个角度,设定合理的考核指标全面的评价市值管理绩效,加强内部问责措施,不断改善市值管理,从而更好提升公司股东回报。

第二,上市公司协会应尽快出台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指引,评价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效果。针对不少上市公司董、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对市值管理的认识误区,监管层应加大培训力度,帮助董监高特别是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转变经营理念,正确把握市值管理的内涵,以企业内在价值的提高为最终目标。构建我国上市公司价值导向型的市值管理体系。

第三,强化市场约束,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最大限度消除市值管理工作信息不对称,应要求上市公司就市值管理制度和年度市值管理计划开展专项披露,在公司年报和半年报中有执行情况的总结性披露。另一方面,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市值管理决策参与权,鼓励上市公司在股东大会审议并购重组等重大市值管理方案前,召开投资者说明会。

第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违规惩戒力度。针对个别上市公司打着“市值管理”旗号,行虚假陈述、市场操纵、内幕交易之实的现象,监管部门须在日常监管中对此类事项保持高度警惕,完善市场监控手段,通过加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异常交易行为的综合比对筛查分析力度,深入挖掘市场操纵线索,加大打击力度,强化责任追究,规范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秩序。

(作者系中共新乡市委党校讲师)

作者:郭 舒